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小班育儿知识 >
优质

小班幼儿教育文章10篇(幼儿园小班教育叙事)

育儿知识

孙畅剑育儿知识优质作者

高级健康管理师,擅长儿童生长发育

原创内容 来源:妈妈育儿网 时间:2019-09-12 02:13:03 阅读() 收藏:31 分享:44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小班育儿知识】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要告诉孩子:相信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和走自己要走的人生。

一些小孩本来好好地地面上幼稚园,忽然就不愿来到,有的乃至是来到班集体大门口见到教师又不去了,不许母亲离去,它是很多父母可能都是碰到的事儿。那么对于小班育儿经验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小班幼儿教育文章的内容。

小班幼儿教育文章:浅析小班幼儿教育推荐

幼儿3岁前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此期间,由于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或由于幼儿自身身心发展出现的某些障碍未能及时得到妥善的消除等原因,幼儿会表现出一些品德方面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好哭、说谎、胆怯等。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小班幼儿争抢攻击行为对同伴和集体的学习、生活妨害最大,假如争抢行为不及时矫正或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这些孩子很可能成为“问题儿童”。笔者尝试运用正强化理论矫正小班幼儿的争抢行为作了一点探索和研究。

一、小班幼儿争抢行为成因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的养成也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小班是幼儿进入集体生活的开端,由于幼儿年龄小,爱模仿,可塑性大,易受暗示,好行为易于培养,坏习惯也容易形成。因此,老师在这一阶段帮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方式和习惯,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尤为关键和重要。这一类幼儿不及时矫正或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将来很可能成为“问题儿童”。据统计,小班争抢行为的幼儿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老师们都觉得现在带班越来越“吃力”了。从社会适宜观点而言,孩子的任何不良行为出现,皆可视为适应困难的征候,显示孩子遭遇困难,不仅无法以自己的智能、经验去克服,而且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去适应环境的需求,唯有诉诸偏差行为以满足。从心理卫生的观点来看,孩子的不良行为显现,皆可视为求助呼声,需要老师来帮助,

予以有效的矫正和辅导。幼儿期属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是初级阶段,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较差,通过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或要求他们自我约束的办法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而斯金钠提出的强化控制论恰恰为我们塑造幼儿良好行为、矫正幼儿偏差行为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

二、小班幼儿争抢行为的强化矫正策略

对于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交往沟通能力欠缺,特别是行为偏差的儿童,情绪上与老师对立,老师的说理、劝告根本无济于事,常会让老师感到无从下手,直接实施强化措施会有很大的障碍,有必要从心理上、思想上与幼儿进行沟通,营造和谐氛围,有助于激发和提高期望行为的发生率,保证强化策略顺利实施。

1.关注争抢行为的幼儿,搭建心理桥梁。争抢行为的幼儿常招老师批评、责骂。老师不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害怕和远离老师。因此,老师应更多的给予他们关爱和关注,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孩子,多用赞扬、肯定的方式与幼儿对话,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只有老师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才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喜欢上孩子,也只有让孩子喜欢上老师,他才会配合教育。

2.寻求家长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孩子的在园表现,家

长不能直观了解,他们不能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棒的,因此,老师更要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运用录像的方法记录孩子的不良表现,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育,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提高争抢行为幼儿的威信,协调同伴关系。争抢行为的孩子,由于扰乱集体秩序或伤害欺负同伴,因此会招同伴集体的敌视和冷落,再加上老师对他们批评和斥责,影响了他们在集体中的形象和威信,很多同伴不愿与他们交朋友,在这种敌视和孤立的环境中生活,会使孩子破罐子破摔,行为更加偏离。老师要树立争抢孩子在同伴中的威信,使同伴愿意和他们交往,使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三、实施强化矫正的基本原则

1.恰当使用强化物。强化物发放要及时,一旦所期望的行为出现立即发放。强化物的使用量要尽可能地少,每次正确反应之后,只能给予少量的强化物如葡萄干、巧克力球等,每次只能以一粒或一颗为单位来强化某种正确反应。总之,正强化物的给予量要充分体现“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在矫正初期,老师更多地使用食物、玩具等物品作为强化物,借以强化受训者出现的良好行为反应。但经过一段时间矫正过程之后,如果能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心与关怀,加以运用适当的次级强化物或社会性强化物。

2.严格执行方案的程序,严密操作行为矫正策略。实施行为矫正方案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一切操作程序,正强化的操作步骤如“典型案例分析”中所示,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否则行为处理过程就会乱了套。严格执行程序和严密操作行为策略是前提,如果在行为处理实践中发现原来的程序或策略难以实现终点行为时,有效可行的办法就是调整。

3.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人类行为的矫正,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执行矫正方案时,往往会遇到许多始料未及的情况。老师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先易后难,选简单后复杂、每次只解决一个具体目标行为问题的进行矫正,在矫正过程尽量适合幼儿的具本特点与实际需要,以确保方案最终取得成功。幼儿期是人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现在的孩子适应能力越来越差,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幼儿教师要注重个别教育,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孩子发出的信息,深入调查研究,运用科学的教育原理,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对幼儿进行辅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小班育儿经验

小班幼儿教育文章:幼儿园小班教育论文分享

彭新菲,从教一年,目前担任小班教师。

信任是爱的基础,让我们用信任的心来呵护这些纯洁幼小的心灵。——彭新菲

孩子就像天使,天真活泼,惹人怜爱。偶尔,他们也会调皮,但有的调皮,在老师眼里是无法接受的。某天区域活动时,一个女孩子跑到我面前告状:“老师,坤坤踢我!”我转过头看见你趴在桌上,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坤坤,收了你的游戏,上座位吧!”你毫不犹豫地收好,回到座位上。我走到你面前,疑惑地问:“坤坤,你为什么踢她呢?”你毫不客气地说:“她挡着我了呀!”你理所当然的样子让我非常生气,但我并没有表现出来。这时你说:“我不踢她了。”我知道你这么说只是想去继续玩游戏。“现在你就不过去玩了吧,我们俩说说话,行吗?”“说什么呀?”“你告诉我她挡着你,你应该怎么办?”“叫她让一下。”“坤坤真能干!那下次还有这样的事,你知道怎么做了吗?”“嗯。”我知道你答应得其实并不是那么情愿,但我并没有追问下去,我只是摸了摸你的头,期待着你以后的表现。然后,我们聊了很多,你把你在家怎么打碎杯子,妈妈怎么批评你,怎么原谅你,你怎么保证,怎么做到的„„从头到尾和我说了一遍。我心里一怔,其实你是那么可爱。记得我在和家长们交流的时候总不忘说:“其实他就是一个孩子,调皮是很正常的,这也是孩子的天性。”是啊,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孩子,信任孩子,让他们慢慢地感受,渐渐地他们就会有所改变了。

接下来,好几天都有小朋友投诉:“老师,坤坤把米撒了一地。”而我都只是淡淡地说一句:“那就捡起来吧!”每次游戏结束后,我都会做点评,表扬玩得好的小朋友,并集体分享他们的玩法。并且,我会特意让你说该如何玩才能像小鸡一样把米“吃”得干干净净。然而,玩米时小朋友们对你的“投诉”依旧不断。后来,我做了一个决定:让你停止玩米一星期。

恰好那天一个玩米玩得很干净的小朋友去了,我说:“你去看看卿卿是怎么玩的?然后来告诉我好吗?”游戏结束后的点评中我特意请你来点评环节别人是怎么玩的。第二天,你说:“老师,我想好怎么玩了。”“真的吗?你真的想好了吗?”我只是想试试看你够不够自信,而你却没有回答我,跑去玩油泥了。但是,玩米对你还是有一定的“诱惑”的。隔了一天,你吃完早点,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今天一粒米也不撒。”你说得那么诚恳,眼睛里流露出喜悦,仿佛我已经答应你了,我知道我不能在此时让一个孩子的希望落空。虽然我同意你去玩,但还是一再提醒你:“坤坤,地上一粒米也没有哦!我希望今天游戏结束以后地上也一样干净。”你点了点头,我看出你的诚恳。果然,那天游戏结束以后地上没有一粒米,当然我也不忘在点评中表扬了你,请你来交流你的玩法,我之所以这样做不只是为了让别的孩子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了鼓励你。

以后你依旧喜欢玩米,而且每次你都会满怀喜悦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今天一粒米也不撒。”虽然,偶尔你还是会不小心撒些米在地上,但我也并不责备你,只是走过去提醒你捡起来。以后我

会一直相信你,期望你能从信任中得到快乐,得到别人的体谅、理解,也让你从中学会理解、体谅别人。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幼儿园小班教育叙事)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439)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搜狐母婴贵州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小班幼儿教育文章10篇(幼儿园小班教育叙事):http://www.wy668.com.cn/xiaoban/1545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