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注册宝妈用户
十余年经验亲子教育专家
原创内容 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时间:2022-02-15 18:32:01 阅读() 收藏:47 分享:70 爆
若要子女诚实,父母自己必须诚实。
当妻子生完宝宝,当你第一次变成一个爸爸,谁都是会有一些不适应。但这个时候是这一家中最需要你的时候,疲劳的妻子、刚刚出生的宝宝都需要你照料。那么对于新生儿护理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过分宠爱易让孩子心灵空虚的内容。
什么都不缺的孩子不快乐,可不是个别的,这引起了一些教育家的反思。一位教授从自己的一次体验,悟出了一些道理。“我在诱人的西点柜台一下子买了4块奶油裱花蛋糕,终于可以满足一下自己压抑已久的欲望了。前几口的感觉是享受,吃完第一块时,欲望差不多已经没有了,剩下的三块蛋糕就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连说自己愚蠢。可见过度满足是会消磨快感的。”
教授这一代人年幼的时候,物资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没有丰富到超出需要的状态,教授说:“所以,我小时候总是存在有一种期待满足的愿望。早年的经历使我认识到:有期望的过程是快乐的,有追求的过程是幸福的。”过于缺失固然悲哀,然而,过度满足,也会使人丢失了期望,磨灭了追求,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悲哀,这就是“过犹不及”的道理。
问题的关键是父母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心魔”。“心魔”之一是:盲目攀比,别人孩子有的,我的孩子就得有,不能让人家比下去;“心魔”之二是:补偿心理,自己以前缺失的,一定要在孩子身上补偿,自己以前没能满足的,一定要让孩子满足;“心魔”之三是:有求必应,再难也不能缺了孩子,不然就觉得对不住孩子。
然而,美好的愿望却结出了不美好的果子。过度满足的弊病,已经在这一代孩子身上显现了。瞧,小小年纪就感觉空虚,无聊;欲望泛滥,不能节制;极端的“自我中心”……
但这并不是说不要满足孩子,只是不要“过度”,而且要讲究满足的教育技巧,让满足产生积极的作用。有位家长采取“延迟满足”的做法,一般不有求必应,而是吊一吊孩子的胃口。例如孩子提出要买乐器,这位家长心里是同意的,但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对孩子说,这样乐器可是很贵的,你确定自己喜欢吗?能坚持练习吗?再说,需要很多钱,我们需要计划一下。接下来,家长就带孩子多次去有这种乐器的朋友家里,让孩子看别人演奏,自己试一试,孩子的渴望越来越热烈了。又和孩子一起计划开支,鼓励孩子为此节约开支……当然,最后是满足了孩子。有意义的延迟满足,会让孩子觉得来之不易,满足的快感倍增,自然就更珍惜了,可见,教育意义就在于满足的过程。
“渴望”是一种活力和能够使人体验幸福的征候!当你和你的孩子感到“倒胃口”的时候,请你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过分宠爱易让孩子心灵空虚)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401)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360常识网,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过分宠爱易让孩子心灵空虚「准妈必看」:http://www.wy668.com.cn/xsehuli/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