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沅注册用户
10余年经验婴幼儿营养指导专家
原创内容 来源:妈妈育儿网 时间:2022-02-08 19:40:01 阅读() 收藏:30 分享:46 爆
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吕斌)
在宝宝出生前,爸爸妈妈会提前准备奶瓶、婴儿衣服和其他用品,也会提前准备很多关于新生儿的东西,那么对于新生儿护理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老人最爱用的6大文盲式育儿法的内容。
宝宝吃饭的时候,他们会用小小的牙齿咀嚼,咀嚼后,唾液参与充分和食物混合,这样的一团混合物经过牙齿的充分磨碎后,一起进入他们的胃。有了大量唾液搅拌在食物里的食物团又和宝宝弱小的胃里的胃酸一起反应,这样充分的分解消化食物再进入后面的工作。
但是老人家为了让宝宝尽快地把饭吞下,生怕宝宝饿着,就会把食物泡软,或者一口水一口饭。表现看上去,宝宝吃饭快,一口一口吃着挺开心的,而实际上,食物根本没有充分粉碎就进了胃。另外,没有大量唾液参与,只靠胃液消化,胃表示实在鸭梨太大!
老人担心饼干硬,泡了水再吃,节省了咀嚼这个步骤。使得咀嚼肌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咀嚼肌和眼睛后面的肌肉是有一定连接的。这样不使用咀嚼肌的宝宝,长大后,得近视的可能性会比爱咀嚼的宝宝大。
很多妈妈会发现,宝宝坐在没靠背的凳子上时,老人就喜欢用手放在宝宝的背后。而尽管没有这双手的保护,宝宝也确实不会摔倒,但是他们的直觉就是被老人们所糊弄了。长此以往,只要有一次双手不在身后了,宝宝就真的会错误地往后仰过去,因为他一直以为凳子后面是有只手的。
宝宝和大人一样,他有他人直觉,有他的感知。宝宝深深地知道一点,凳子后面是空的,他们不会往后仰。而却是因为老人破坏了他们的直觉。
有的老人会把学步小推车拴个绳子,拉住绳子控制小车的运行速度,甚至动都不动。让宝宝从开始就处于混乱的认识当中,渐渐地,他们会认为小车是不动的。一旦有一天,他自己会使出全身力气一下扑向小推车,宝宝就会摔倒在地。
我们一定要让宝宝知道小推车是动的,滑行速度要从宝宝的第一次尝试中渐渐明白。用力推一下,它是什么样的速度往前跑?他们看得到,感觉得到,他们会小心又小心。
当妈妈们在妇产医院生产后,医生会嘱咐大家,不要给宝宝穿太多。医生说的是对的,宝宝应该比大人少一层就对了,即使你心理上做不到,那么请让宝宝穿的和你一样多,你穿短袖时,宝宝也穿短袖;你穿背心时,宝宝也穿背心。
其实宝宝受热了比着凉更危险,宝宝流鼻涕感冒,百分之百都是因为曾经穿多了,出汗了。在宝宝大量运动之前,如果没有给宝宝退一件衣服,运动时出汗了,就非常危险。这时汗毛孔是开放的,只要有一点风,就会让宝宝生病。
我们要做的其实不是热到我们的宝宝。盖的被子,他蹬了,就是因为他热了,不要再盖回去了。或者换个薄一点的被子,别再折磨可怜的宝宝了。
还是让可怜的娃娃们凉快凉快吧,别包得像个千层卷似的了!
最最关键的是,宝宝的胃是需要休息的,起码要休息2-3个小时,才是空腹的状态,让前面的食物足够时间的消化,让胃腾空保持干净。饭是要按顿吃的,奶也是不例外,一顿奶240毫升,一次喝完。
你会经常看到大街上,或者公园里,老太太拿着奶瓶,满街地追着宝宝,追上就喝两口奶。还有更甚的是一个在玩旋转木马的宝宝,奶奶竟然瞄准宝宝旋到她眼前时,就在宝宝嘴里塞一口香蕉,再转一圈过来,再塞。其实,少了那根香蕉,宝宝真的就玩不下去了吗?
零食能让宝宝的肚子总有那么点东西在里面,不至于饿着,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又不好好吃饭了。不好好吃饭,过会儿又开始饿了,他自己就想找零食吃了,变成了恶性的循环。
告诉家里的老人家,宝宝的胃很小,一点点的食物就够了,别再往里面塞了,让宝宝的胃好好歇一歇吧。
有的老人喜欢对着宝宝说这个不能,那个不能,那些所谓的不能,都是老人自己所认为的不能。如果认为宝宝不能碰的东西,可以放在他根本拿不到的地方;玩具是宝宝玩的,而不是老人玩的,怎么玩的方式是宝宝决定的,而不是老人家无理取闹般地让宝宝该怎么玩。只要对宝宝不存在生命威胁的问题,所有的玩具就都让宝宝自己决定怎么玩吧!
宝宝不碰不玩,怎么才有探索新知和机会;宝宝不碰不玩,怎么才知道那东西对他来说有什么智力开发的作用;宝宝不碰不玩,那些玩具还买来有什么作用。玩具的设计本来就是适应了儿童安全的需求,“不能”这个万能的词,要留着在真正危险的时候才说,比如宝宝玩起了电插头、热水器、刀等等。
如果做到了,你会发现,当宝宝再次去碰热水壶的时候,你一个“不能”就明白到个中的分量有多重了,宝宝也清楚那是绝对不能碰的东西。
想要宝宝吃得好,睡得香,锻炼身体是相当相当必须的。当然不是说瑜伽,也不是动感单车什么的,对宝宝来讲,让他们更多地活动双腿,走走,跑跑,爬爬,到点时,宝宝会更爱吃饭,睡眠质量也会更好。
老人家就喜欢把宝宝抱起来走,生怕宝宝走的过程会摔倒,连最基本的身体锻炼机会也给剥夺了。
我们的宝宝并不是残疾人,宝宝是有双腿,他们一岁之后就会开始走路,我们正确的做法不是抱走宝宝就走,而是有耐心地让宝宝自己走起来。虽然他们走得太慢,那个速度可能会使我们不耐烦,干脆抱起来走得快些,但是那样宝宝就会失去了锻炼双腿的机会,在未来长大的日子里,还会更依赖抱着这种关怀。
当我们的宝宝大到6岁上幼儿园的时候,请问老人们,你们还有力气把他们抱起来走吗?所以让我们的宝宝自己下地走走吧,上楼梯时,别抱着他们,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给他一根手指,让他在最危难的时候可以握住你!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心疼得不让孙子咀嚼)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93)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家庭医生在线,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老人最爱用的6大文盲式育儿法(心疼得不让孙子咀嚼):http://www.wy668.com.cn/xsehuli/5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