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幼儿多汗 中医辨治
幼儿多汗 中医辨治
原创内容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0-29 16:34:02 阅读() 收藏:48 分享:77 爆
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过泄则耗伤人之正气,导致体质虚弱,疾病缠身。汗出过多的原因不外乎“肺气不足”、“营卫不和”、“气阴亏虚”、“湿热迫蒸”。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中医学对上述四种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肺气不足 主要表现为汗出怕风,动则多汗,易感冒咳嗽,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宜补益肺气,固表止汗,拟玉屏风散加味。处方:黄芪、防风、白术、太子参、山药、煅牡蛎、糯稻根、浮小麦、大枣、五味子煎服。
营卫不和 多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后,正气未复,致营卫失和,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遍身而抚之不温,半身或面部汗多,食欲不振,苔薄白,脉缓。治宜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加味。处方: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煅牡蛎、黄芪煎服。
气阴亏虚 以盗汗为主,或有自汗,身体消瘦、心烦少寐,寐后多汗,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舌质淡,苔少,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止汗,拟生脉散加味。处方:党参、麦冬、五味子、酸枣仁、茯苓、黄芪、碧桃干煎服。
湿热迫蒸 本证多见于内有积滞患儿,以额、胸部汗出明显,汗出肤热,汗渍色黄,口臭,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拟泻黄散加味。处方:石膏、栀子、防风、藿香、麻黄根、浮小麦、甘草煎服。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袁海斌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514)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幼儿多汗 中医辨治:http://www.wy668.com.cn/youerqi/346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