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育儿知识大全 >
优质

新生儿要垫褥子吗(新生儿眼睛注意事项)

育儿知识

郑嘉轩认证会员

镇江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小朗育儿网 时间:2023-09-22 15:42:01 阅读() 收藏:30 分享:51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育儿知识大全】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一些小孩本来好好地地面上幼稚园,忽然就不愿来到,有的乃至是来到班集体大门口见到教师又不去了,不许母亲离去,它是很多父母可能都是碰到的事儿。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新生儿要垫褥子吗的内容。

新生儿眼睛注意事项

1、眼部的卫生与清洁,首先宝宝的生活用品一定是专用的,不能跟大人共用。给婴儿清洗眼部的时候,尽量用棉球不要用毛巾,从内眼角像外眼角擦拭,动作要轻柔不要伤到宝宝的眼睛。

2、噪音,可能大家觉得声音只会伤害到宝宝的耳膜,可是噪音会降低宝宝眼睛对光的敏感性,导致视力下降,出现颜色上的发育异常。

3、避免强光,尤其是宝宝睡觉的时候对于灯光的亮度有严格的要求,更不要让灯光直接照在宝宝的眼睛上,即便是外出也要适当的保护眼睛不让阳光直接照射。

4、玩具不能放的太近,即便宝宝的视力范围还没有很广,但是也不要把玩具放的太近,以免造成宝宝出现斜视的可能。

5、远离电子产品,宝宝一哭就抱着宝宝看电视,这个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为了安抚宝宝就给宝宝看手机都是禁忌,百害而无一利。

新生儿要垫褥子吗

褥子的选择,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有好处,同时自己也可以省事很多。褥子的透气效果良好,只要不是特别厚对于宝宝的发育来说是好处多多的。太多的褥子对宝宝的脊椎发育会有不良影响,另外月龄小于三个月的宝宝最好不要用枕头。

褥子的选择上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根据季节和气温来选择。南方湿热的气候可以选薄点的褥子,以降低湿疹的发生概率;如果是北方干冷的时候就可以稍微厚一点。除此以外在选择时还要注意:

首先不要太软,太软会影响婴儿脊柱发育,三个月以前的婴儿可以没有枕头。床垫的薄厚要不根据当地的气候来判断。南方很热,太厚容易让宝宝上火出湿疹。北方室内温度如果足够的话也不要铺得太厚。棉褥子是很好的选择,长105厘米,宽95厘米,新棉1斤左右就可以,秋冬季节可以加厚到2斤左右。具体多厚铺什么材质还是要以实际情况判断选择。

新生儿

新生儿头要睡平吗

首先在这里告诉大家,给宝宝睡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只是传统习俗,觉得睡头好看而已。新手妈妈不要相信这些封建迷信。

如果新生儿出生后的头三个月经常平躺,宝宝的枕骨就会像一块板子一样被压平,就像“砍掉后脑勺”一样。如果允许婴儿长时间地躺在头的一侧,只需左右交替,就会使头部变窄和变长。因此,只要父母经常注意婴儿的睡眠位置,几个月后宝宝的头部类型就会正常发育。

刚出生的宝宝医生是不让平躺的,因为宝宝刚出生,会往外吐东西,平躺容易呛着,从医学的角度说是不需要平躺睡头的,睡头是民间的一种习惯,说是把孩子后头睡平一点好看,但是一点依据也没有,不要随便拿宝宝试验。

刚出生的宝宝是什么也不需要枕的,侧躺就好了,等出院之后可以适当平躺,也可以准备一块毛巾,叠一次放在宝宝头下边枕着。买的定型枕基本没什么用,一是枕头的高度不合适,第二就是宝宝是不会那么听话枕着不动的。所以妈妈们还是顺其自然好些,不要过分追求睡头型。

新生儿侧躺拍嗝可以吗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正确的拍嗝姿势有三种,侧躺拍嗝并没有包含其中,而且侧躺拍嗝也不好。

侧躺拍嗝的坏处

侧躺拍嗝没有给新生儿一个舒服的姿势,侧躺着实际上没有使胃部呈竖直状态,胃部血液分散不利于消化,况且侧躺拍嗝的时候,还可能因为妈妈拍嗝造成新生儿吐奶。吐奶的同时,又容易使新生儿呛奶,这是很危险的,不应该采用这种方式给新生儿拍嗝。

什么才是拍嗝的正确姿势

妈妈们可以把新生儿抱坐在自己的大腿上,一只手扶着新生儿,另一只手轻拍新生儿的背部的上半部,同时还要做好防止新生儿吐奶的措施,比如准备一条小方巾。妈妈们帮新生儿拍嗝的时候,要注意手法和力道,拍的位置不正确会使宝宝有疼痛感。

通过讲解,妈妈们都学会了吗?以后不要用侧躺拍嗝的方式了,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使新生儿更好长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吧。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新生儿眼睛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新生儿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35)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新生儿要垫褥子吗(新生儿眼睛注意事项):http://www.wy668.com.cn/yuerdq/33581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