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小心夏季夺命虫!一家三口被咬2人丧命,10岁男孩眼角被死死咬住
小心夏季夺命虫!一家三口被咬2人丧命,10岁男孩眼角被死死咬住
原创内容 来源:未知 时间:2024-09-28 10:51:01 阅读() 收藏:60 分享:72 爆
Safety
本文是爸妈营[安全教育专题]的一篇好文
夏天到了
孩子又可以开心的撒欢了
但此时却是蚊虫最猖狂的时候
因为蚊虫致死致伤的案例越来越多
看完本文
家长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以免造成悲剧
夏天真是让爸妈们又爱又恨,虽然可以穿得少带孩子到处浪,但是虫子也喜欢趁着天好出门啊,这不,新闻上随便刷刷,到处是被蚊虫咬过致死致伤的新闻。
尤其是蜱虫,既常见又可怕,很多人都中招了。
10岁男孩因为去郊区公园游玩,被蜱虫死死咬住眼角。
江苏的宋先生一家三口都被蜱虫咬了,两人死亡一人受伤,好在受伤者最终在医院救治下,最终脱离了危险。
杭州的2岁女孩被蜱虫钻进脚趾。
因为天热,孩子在家光脚走来走去,当孩子坐下来的时候,家长无意间发现孩子脚趾中间长出了一颗“黑痣”,凑近一看,发现“黑痣”竟然是虫子,幸亏家长没有自行处理,及时带孩子去了医院,才知道这颗“黑痣”就是蜱虫,最后医生将虫子完整取出,孩子并无大碍。
下面的图就是孩子脚趾间的蜱虫,虫子头部已经钻进去。
还有之前,美国一个小女孩突然偏瘫。
她无法站立行走,不停地摔倒,父母送去医院后,医生竟然在头皮里找到了蜱虫,经过医院救治,摘除虫子后,小女孩的偏瘫立马就好了,身体再也没出什么毛病。
为什么小小的蜱虫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呢?
蜱虫,其实不是昆虫,是蜘蛛的亲戚,有8条腿。
据新华网报道,广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蔡松武曾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人被受感染蜱虫叮咬,可能导致斑疹热、Q热、森林脑炎、出血热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某些蜱虫在吸血过程中涎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被咬者肌肉麻痹,严重的呼吸衰竭而死亡,这就是“蜱瘫痪”。
而且,因为它们具有吸血为生的特性,如果它们的生活环境恶劣,就可能携带病菌,传播一些严重的疾病。上述举例的病毒,就是蜱虫常见携带的病毒。
被蜱虫叮咬以后,会有1~2周潜伏期,当病菌进入人体,会引起发热,伴有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状况有点像流感,很容易被误诊。
如果不及时送医治疗的话,严重情况下,会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甚至导致死亡,致死率达12.7%~32.6%,是非常可怕的。
蜱虫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辽宁、山东等多个省份,但最主要还是在山区、森林、草地,因为蜱虫在5到11月份会在野外大量生长、繁殖,而大多数人也会在这个季节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所以更容易被咬。
那么,被蜱虫咬了怎么办呢?
蜱虫会钻进人的皮肤里,隐藏的及其隐蔽,脚趾中间,腋下,头皮,都是藏身的地方,极不显眼,不仔细看会以为只是一个脏东西沾上了一样。
记住,被蜱虫叮咬后千万不能硬抠!
千万不能硬抠!
千万不能硬抠!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为蜱虫的口器有倒钩,如果强行拽它,会刺激它往皮肤深处钻,即使你把它的身体拽出来了,口器仍然留在皮肤里,仍然会继续吸血,并且会造成很严重的感染。
被蜱虫叮咬了以后,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
或用烟头轻轻烫蜱虫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不要生拉硬拽,以免将头部留在身体内。
但是爸妈营这里说一下,上面建议是卫生部发布的《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中提到可用酒精或者烟头刺激叮咬的蜱使其退出皮肤。但是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却不建议这样做。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依然认为,烟头和香头还是刺激了蜱虫,建议还是使用尖头镊子,就是图2的方式。
在夏季,除了蜱虫,还有很多其他容易致病的蚊虫,这些虫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缺乏如何应对的知识。
下面,爸妈营就给大家看看如果遇到一些夏季常见的蚊虫,该怎么处理吧。
那么,爸妈们除了知道被咬后怎么办,更要知道怎样预防被咬?毕竟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1)拍一拍,抖一抖
昆虫都喜欢生活在草丛、灌木丛中,孩子又喜欢去这样的地方玩,所以被咬的可能性极大,我们郊游回家或从野外、草坪、山上回来时,最好抖一下随身物品,把穿的衣服都拍一拍,以防蚊虫藏在里面。
2)谨慎选择出游地点
最好不要带孩子去水潭或者任何蚊虫滋生的地方
不要选择清晨或是傍晚这种蚊虫叮咬最疯狂的时候
孩子外出最好披上长袖,不要穿凉鞋
婴儿车挂上蚊帐
3)小心传染!
给孩子使用驱蚊花露水,要避免使用过量的避蚊胺,这样对孩子的皮肤会有伤害。
如果孩子或家里人被咬,最好不要碰感染部位,像蜱虫叮咬过的患处,没事的人碰了也会感染的哦。
希望各位爸妈能按照这些提醒和措施,让孩子都能安全地度过炎热的夏天,也请动动手指转发出去,让更多的爸妈看到,也许能让你的孩子轻松躲过“致命一击”!
文章转自于:爸妈营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66)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小心夏季夺命虫!一家三口被咬2人丧命,10岁男孩眼角被死死咬住:http://www.wy668.com.cn/yuerdq/34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