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育儿知识大全 >
优质

孩子害羞、黏人原来是因为这个,父母们越早知道越好

育儿知识

小编孩子害羞、黏人原来是因为这个,父母们越早知道越好

孩子害羞、黏人原来是因为这个,父母们越早知道越好

原创内容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19 08:51:04 阅读() 收藏:57 分享:65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育儿知识大全】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01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经常会有以下这三种表现:

  1、经常害羞或者害怕

  当孩子面对陌生人感到害羞、害怕,面对陌生环境退缩、不敢自我表现,就是典型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这时,父母要给孩子肢体的亲密接触,给其受保护的感觉。对完全的陌生人,要告诉孩子不要吃对方的东西,不要跟对方走,否则妈妈会担心。对不熟悉的亲友,要容忍孩子的怯懦,可以将孩子拥入怀中,向孩子介绍对方的善意,消除孩子的不安和陌生感。

  2、过渡黏人,总要人陪伴

  孩子黏人是他们追求安全感的一种途径,因为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抗衡陌生现实世界带给自己的焦虑感。

  孩子睡觉时喜欢牵着妈妈的手,或者搂着妈妈的胳膊,抱着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这些小动作其实已经表明孩子缺乏安全感。

  实际上,孩子2~3岁时,已经能够摆脱父母的限制,独立探索世界,处处显示出“我行”“我可以”。

  但是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会格外依恋父母,对新鲜事物也缺乏热情,人际交往中也处于被动,长此以往也就很难建立独立而自信的人格。

  父母们可以多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并与他探讨和交流活动感受,告诉他自己一直陪在他身边,不会抛弃他。

  3、孩子有暴力倾向

  孩子在校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摔东西、大喊大叫、打人是他们发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

  这个时候的他们并没有学会该怎么去宣泄不良情绪,很多时候他们习惯于模仿大人,如果父母们平时以错误的方式发泄情绪,就会让孩子有样学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面临更多的情绪困扰,久而久之,也会导致病态的人格发展。

  02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子刚入幼儿园时,一般对幼儿园生活都会比较抗拒,会出现大声喊叫、大哭,或者不敢说话等一系列不适应幼儿园环境的行为,我们称之为入园焦虑。

  有安全感的孩子对他人的信任度较高,更容易适应新环境,能与其他小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有安全感的孩子常常会比较乐观自信,敢于尝试未知的新鲜事物,不惧困难,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且具有较高的“共情”能力,更通情达理,善解人意。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则表现为情绪波动大、胆小怕事、喜欢逃避、性格孤僻、玻璃心等弱势人格倾向。

  03 

  孩子们为什么会如此缺乏安全感?

  1、父母的离别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3岁前,孩子与妈妈分离半个月以上,由此造成的创痛几乎是不可逆转的。

  与孩子朝夕相处、互动陪伴是带给其足够安全感的最好方式。

  孩子懂事以后,如果父母要离开一段时间,应尽量实情相告:“妈妈要出差,过几天就回来了,妈妈会给你打电话的。”

  知道妈妈一定会回来,而且还能在电话中听到妈妈的声音,孩子心里会踏实很多。

  千万不能以好玩的态度欺骗孩子:“妈妈上个厕所就回来。”“我们来玩个躲猫猫吧。”等孩子一转身,就再也找不到妈妈了,孩子会陷入被遗弃的恐慌中。

  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不真实、不稳定的环境中,很容易丧失安全感。

  2、父母的恐吓教育

  父母们时常会用恐吓的手段,来让孩子听话。甚至将孩子一人放在黑暗环境中或者独自关在门外。

  “你不听话,就会被怪兽抓去吃掉哦!”

  “你再哭,我就把你丢到河里去!”

  “你再闹,我就不要你了,你会永远见不到我!”

  诸如此类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陷入恐慌,丧失安全感。因为孩子很单纯,他们会把父母的话当真,然后时刻警惕,担心父母真的就不要自己了。

  这样的孩子,内心如何能安宁。

  3、感受到父母的焦虑

  “妈,我们家现在还有多少钱?”一个6岁的小女孩一边吃肯德基一边问妈妈。

  妈妈认真想了想,说:“我们家现在已经没钱了,爸爸做生意亏了,以后生活费还要找别人借。”

  “是真的吗?”小女孩不相信。

  “是真的!”妈妈显示出沉痛的表情,还给爸爸递了一个眼神,爸爸也配合地点点头。

  虽然这只是父母开的一个玩笑,可是孩子会因此陷入恐慌中,会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以后会不会没有房子住。

  孩子的内心很敏感,他们能感受到大人们的喜怒哀乐,也会受大人们的情绪所影响。

  倘若大人们为生计发愁,夫妻间不和睦争吵,孩子们能敏锐地察觉到家庭氛围的改变,父母们的负面情绪,会让孩子丧失安全感。

  所以,当父母们受负面情绪影响时,也别忘记安抚孩子,以免他们陷入恐慌。

  一个自身都缺乏安全感的人,也无法满足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生活的乐观而不是焦虑,他自然能找到父母带给他的爱、信心和安全感。

  4、父母的不可靠性

  “爸妈没出息,以后就都指望你了。”

  “千万别学你爸爸我,干啥啥不成,你以后一定要干大事。”

  父母本应该是孩子的依靠,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身后没有靠山,就会顿失安全感。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在成长中需要一盏指明灯,他们需要精神的支撑,否则会很容易陷入迷茫无助。

  父母的可信度一旦垮掉,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宁愿自己像个无头苍蝇,四处乱窜,也不愿听父母的建议,因为不足以另他们信服。

  孩子的安全感是对外界和人的基本信任,首先来自父母,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父母自身的安全感状态,都会影响他们内心安全感的建立。

  英国绘本大师安东尼 ·布朗的绘本作品《我爸爸》、《我妈妈》,以充满烟火气息的图画和文字,激发了无数孩子对父母的热爱和崇拜。

  的确,父母的形象不一定要高大上,但一定要可靠。要让孩子知道,当他犯了错,有人帮助他改正;当他遇到困难,有人会帮助他,给他支撑。

  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坚强的壁垒,这样孩子们的内心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04 

  对于成年人来说,拥有安全感,才能积极乐观地生活,否则容易焦虑,情绪也容易失控,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成年人尚且如此,安全感对于孩子的影响必然更大。

  努力让孩子从出生起就知道世界是可靠的、父母和他人是可以依赖的,他们才会有勇气和信心去感知和触摸社会,去享受美好甚至创造美好。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捡书博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25)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孩子害羞、黏人原来是因为这个,父母们越早知道越好:http://www.wy668.com.cn/yuerdq/34798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