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育儿知识大全 >
优质

批评孩子,不能触碰的三个底线

育儿知识

小编批评孩子,不能触碰的三个底线

批评孩子,不能触碰的三个底线

原创内容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1-19 10:51:04 阅读() 收藏:27 分享:65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育儿知识大全】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说起批评,父母都不会陌生。

  每当孩子犯错,出现不良行为时,批评就成了父母的一种教育方法。

  但是怎样批评是一种艺术,一旦处理不好, 很可能伤害孩子或者不良行为愈演愈烈。

  想要做到正确的批评,这三个底线,父母需慎重触碰。

  对人不对事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批评孩子时,口无遮拦,只顾着发泄情绪,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行为。

  比如父母不满孩子学习,说:“你就是笨!”而不是说:“花的功夫不够。”

  图片来源:电影《凯文怎么了》

  比如孩子做错事撒谎,父母说:“你这个撒谎精!”而不是说:“撒谎是不好的!”

  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不是任性、放纵地指责孩子的人格和品质。

  “笨”和“花的时间不够”,“撒谎精”和“撒谎的行为”,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孩子还可以去弥补和修正,还可以继续做个好孩子。

  但人身攻击,给孩子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就意味着孩子今后怎么做都于事无补。

  不注意时间与场合

  批评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时间和场合。

  古人说,教育孩子有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 疾病不责。”

  拿“对众不责”来说,我见过很多家长,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只要孩子让自己不满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训一顿再说。

  面对这种场景,孩子的第一反应是逃避这个丢脸的情境。

  图片来源:电视剧《I‘m home》

  即使你说的再有道理,孩子也听不见,而且这种方式最容易摧毁孩子的自尊心。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报道,一个孩子因为在学校犯了点错,老师把孩子父亲叫到学校。

  这位父亲很气愤,当着办公室所有老师的面,一边骂,一边给了孩子一巴掌。

  结果到了晚上,孩子迟迟没回家,家人连夜出去找,才发现孩子已经自杀了。

  再小的孩子,父母也请给他留点面子。

  无论是在亲戚面前、大街上、餐厅还是在学校。。。。。。人前教子都要慎重。

  推开、拒绝孩子

  曾经在地铁上,看到一小朋友,惹了他妈妈生气,哭着喊“妈妈抱!”

  图片来源:电视剧《家政妇三田》

  妈妈不停地推开孩子,用充满着拒绝和冷漠的语气地说:“你一个人在这里吧,我不管你了!”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也很常见,孩子调皮,妈妈带着隔离和拒绝的情绪去批评孩子:

  “你不是不走吗?过来干什么?”

  “你别抱着我!知道你自己错了吗!”

  对孩子而言,最令自己难过和害怕的批评,不是打骂,而是父母的不接纳。

  虽然,这种方式似乎可以让孩子乖乖就范,但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反而让孩子觉得,犯了错,父母不再喜欢自己。

  这样的认知,很容易让孩子陷入焦虑。

  批评孩子,要让孩子知道,我无条件接受你,我不接受的只是你的行为。

  图片来源:电影《玛丽和马克思》

  每个孩子犯错后,都希望父母一如既往地爱自己。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哪里做错了,如何弥补犯下的错误,并不是单纯地让父母发泄情绪。

  批评的原则,是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的,少了这个原则,批评就没有意义。

  对孩子的批评有的放矢,孩子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批评之后最好的结果。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434)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批评孩子,不能触碰的三个底线:http://www.wy668.com.cn/yuerdq/34871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