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育儿知识大全 >
优质

1.5万儿科医生消失背后,9000万中国家庭无路可退

育儿知识

小编1.5万儿科医生消失背后,9000万中国家庭无路可退

1.5万儿科医生消失背后,9000万中国家庭无路可退

原创内容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1-25 08:51:08 阅读() 收藏:36 分享:68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育儿知识大全】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作者:古蒙儿

  来源:花瓣志

  我们科室建立到现在为止是4年,

  4年辞职4个医生。

  想要招一些年轻的大夫、年轻的医生,

  真的好难。

  他们科室只有两个名额,有6个人来报名;

  我的这个科室有8个名额,只有1个人来报名。

  在《人间世》第8集里,

  ICU儿科主任朱晓东用寥寥数语,

  告诉我们一个骇人的真相:

  比孩子看病难更可怕的是,

  儿科医生正在消失……

  就在他说话间,已经又走了一名医生。

  这个医生,能力出众,

  在医生和患者中皆有口碑。

  可惜,没有博士学位,又没有时间准备论文,

  他的职业生涯一眼看得到头,

  最后选择辞职。

  与其说是选择离开,不如说是被迫离开。

  一个人是一群人的缩影。

  张医生的离开,不是个例,而是儿科的普遍现象。

  正在消失的10万儿科医生

  2017年,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

  医生总数仅有10万人,

  但我国0-14岁的儿童约有2.6亿。

  10万儿科医生要服务2.6亿儿童,

  一个医生要服务2600名。

  平均每8小时,

  一个医生要接诊60——80位患儿,甚至更多。

  所以深夜里的儿科,人比春运火车站还多。

  有人埋怨,

  医生只用3、5分钟就接诊一个患儿。

  但这样的速度,

  还有大批患儿光排队就要等上4小时。

  在医院里排队的人

  直到现在,

  儿科医生缺口不但没填补上,

  反而在不断扩大。

  2014年到2016年,

  3年时间,儿科医生流失14310人,

  占总数的十分之一。

  在医学生中,流传着一个顺口溜,

  “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

  年轻的医学生,

  宁愿去内科、妇科,也不想来儿科。

  后果是,

  15年里,我国的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人。

  每年有80万医科生毕业,

  成为医生的只有2.2万人,

  而成为儿科医生的仅300多人。

  一边是新增医生人数锐减,

  科室连人都招不满;

  一边则是儿科医生逐渐离开这个行业。

  儿科医生消失之谜

  你需要知道这3个真相

  真相一:

  治病救人的医生,随时都会丧命。

  2016年,山东莱钢医院。

  儿科医生李宝华被患儿家属砍成重伤后,

  不治身亡,

  身中27刀,头部多达12刀。

  ▼

  最让人不能释怀的是,

  被砍前,他刚刚结束了16个小时的夜班,

  忙的一夜没有睡觉。

  湖南邵东的王俊医生,

  只因没有停下手术为新到的患儿清创,

  就被家属围殴致死。

  ▼

  不光自己的安全,

  有时连他们自己的至亲骨肉都难以保全。

  在湖南益阳,

  一位医护人员年仅10岁的孩子,

  在上学途中被患者家属尾随,捅了13刀。

  这一切,

  就因为他们是医生,

  就因为他们从事了这一行,

  挨打挨骂成为了常态。

  孩子喊声疼,父母就对医生拳脚相加;

  一针不见血,耳光就甩在了护士脸上……

  除却暴力伤医,

  猝死、抑郁症也正在围攻他们。

  43岁的郭庆源,

  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外科医生,

  但他的生命,

  却永远停在了2018年1月23日那天。

  事发当晚,

  他一共接诊了40个病人。

  ▼

  43岁的赵变香医生,

  倒下的地方是505病房。

  倒下的前一秒,

  她还在微笑着问询病人女儿,

  “你妈妈感觉怎么样?”

  ▼

  因为人手不足,如果不加班加点,

  他们根本撑不起庞大的治疗量,

  他们能做的,

  就是用自己的健康,换取患者的健康。

  真相二:

  与儿科医生的付出成反比的,是他们的工资水平。

  据调查,

  有76%的儿科医生,工资在5000元以下,

  其中有一半人,工资不足3000元。

  纪录片《生门》主治医生的工资条

  顶着难以想象的压力,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

  到手的工资却连自己都养不活。

  40岁的朱月钮医生,

  2005年就已读完博士,

  2018年12月底才晋升副主任医生。

  这时候,很多和她同年龄的同行同事,

  早已是主任医师甚至已经是研究生导师了。

  不是能力不行,

  而是因为忙着诊治,天天待在病房,

  没有时间做科研写论文,评不上职称。

  评不上职称,待遇就涨不上去。

  真相三:

  大部分的儿科医生,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

  作为唯一一个有能力管着ICU的医生,

  朱月钮每天需要照顾十几床病人,

  这些病人,都还是孩子,却都是重症。

  肚子里长肿瘤、骨髓里长肿瘤、脑子里长肿瘤……朝不保夕。

  为了这些孩子,

  她忙到没时间喝水、吃饭、上厕所,

  甚至无暇顾及自己的女儿。

  女儿腿受伤,不能上学,

  她能做的也只是把孩子安顿在值班室。

  女儿期末考试期间,

  她遇上一个仅10岁的突发心肌炎患者,

  不得不在医院坚守了116个小时、整整四天半。

  想到家里无人关心的女儿,

  一贯强势的她也不禁崩溃痛哭。

  一头是病房里翻江倒海般的生死,

  一头是女儿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选哪个,怎么选?

  她没有选择的机会,

  因为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

  她能做的,就是给家里的阿姨打个电话,

  嘱托她给女儿多做点好吃的。

  她能为女儿做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这不是朱医生的常态,

  而是所有儿科医生的常态。

  谈到女儿,马健医生忍不住落泪

  每天都是16个小时以上的工作,

  他们牺牲了健康、牺牲了休息时间,

  以至于连自己的孩子的成长都不能参与。

  付出这样大代价后获得的回报就是,

  少的可怜的工资、家人的不理解,

  患者的纠缠打骂甚至砍杀,连孩子都不放过。

  真实镜头下的儿科医生,熟悉又陌生。

  外界看来,它高薪、稳定、社会地位高,

  但几乎没人去深入调查过他们真实的生存现状。

  刨除工资低、工作压力大、晋升难、猝死、医闹、暴力伤医……

  他们也在承受着许多来自生活的压力,

  白大褂下的他们,也是有家庭的普通人。

  一边忙着救人,

  一边想方设法保命,

  这就是他们最真实的世界。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

  有34%的儿科医生在两年内有辞职计划,

  在基层医院,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41%。

  当这批医生也离开后,

  等着我们的会是什么?

  儿科医生大逃亡的背后

  上千万家庭退无可退

  早在2016年的时候,就频频曝出,

  由于儿科医生紧缺,

  医院被迫取消儿科急诊夜诊。

  去年1月份,

  一场全球肆虐的流感,

  让中国的各个医院里挤满了病患。

  然而,医生们纷纷累到病倒。

  上海各个医院的儿科,平均排队4小时;

  深圳某医院里,儿科医生一天接诊300个患儿,

  是普通门诊工作量的三倍,不少医生带病坚持;

  天津某三甲医院因为儿科医生全部病倒而导致儿科停诊……

  也是这时候,

  部分人才惊觉自己的孩子早已身处危险之中。

  石田衣良在《反自杀俱乐部》里说,

  人们往往会对别人的危险处境毫无察觉,

  只因为自己没有置身其中,

  所以感觉变得愚钝。

  这是人类的通病。

  在我写这篇文章、查询儿科医生资料的时候,

  依然时不时就能看到这样愚蠢的言论:

  “我是一时情急就打了她(医生)一巴掌,

  但她收入那么高,

  也不至于就不干医生这一行了吧。”

  “就是说啊,

  医者仁心,他们不会辞职不干的。”

  “你没吃饭,关我屁事。”

  我不知道如何评说这一类人,

  他们最常用的伎俩就是,

  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讲道德。

  他们的言语,声声嘲讽,句句诛心,

  成了压垮医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

  儿科医生大逃离的背后,将是9000万家庭退无可退。

  早前就有广州日报发布消息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

  21名儿科医生中,

  有4名被民营医院高薪挖走,

  月薪三万,还不用上夜班。

  一边是高薪、时间自由、受人尊重,

  一边是收入不高、加班严重、动辄被打被骂。

  不难想象,不久的将来,

  儿科医生从公立医院流向民营医院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到那时,只会出现一种情况:

  愿意且能支付更多钱的家长,

  孩子将会在民营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

  而剩下的人,

  则只能在下半夜孩子生病的时候,

  守在急诊门口,

  掰着指头算还有多久医生才上班,

  医院才开门。

  暴力伤医—医生流失—医患关系加剧,

  这个恶性循环的闭环已经形成,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

  可以预见,儿童医疗已经到了寒冬,

  在寒冬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

  在《人间世》里,

  有这么一个片段,

  抢救一个病危儿童、

  连一顿饭都没顾得上吃的朱月钮医生,

  因为对另一个患儿家属说话没有耐心,

  被投诉到医院医务处和市民热线。

  花了大半天时间解释、写保证书、座谈后,

  家属同意和解,同时也提了一个疑问:

  “是什么让你继续坚持在这里的?”

  朱医生的一段话,或许就是答案。

  她说:

  “人的一生,绝不只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它在隐藏着忧伤、尴尬、伤痛、苟且,

  但我相信,

  医生这个职业,

  会比别的更容易找到人生存在感。

  医者是暗夜里的提灯者,

  他们一心想为我们抵御黑暗,

  为何总有人试图打破那盏灯。

  寒冬之下,

  提灯者尚在坚持,

  而我们普通人能做且一定要做的,

  难道不是更多的善意与尊重?

  -作者-

  古蒙儿,这篇文章来源于花瓣志( ID:iihuacao),她们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心去感受温暖。你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还记得去关注花瓣志(ID:iihuacao)。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495)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1.5万儿科医生消失背后,9000万中国家庭无路可退:http://www.wy668.com.cn/yuerdq/34884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