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孩子吃饭该不该禁止说话?很多家长都做错了,真相是
孩子吃饭该不该禁止说话?很多家长都做错了,真相是
原创内容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4-06 09:51:10 阅读() 收藏:38 分享:47 爆
想象一个场景:
你和朋友一起吃饭,餐厅规定你们不能说话,要加饭加菜只能打手势。
伸1根手指表示‘加饭’,伸2根手指表示‘加菜’,伸3根表示‘加汤’。
如果你们不小心说了话,‘餐厅督查小组’会及时纠正,并扣除你这桌的纪律分。
你会接受这样的‘奇葩’规定吗?
这顿饭会吃得自由、开心吗?
你也许会说,大不了,不去这家餐厅吃饭。
可是,如果这样的‘无声餐厅’是学校的食堂,孩子们可没有别的选择。
而让人心疼的是,这样的‘无声食堂’是真实存在的。
最近,浙江一小学的‘无声食堂’被推上风口浪尖,孩子们鸦雀无声地吃饭、打着手势交流的事,很快引发了激烈讨论。
支持的人认为:
‘食不言,寝不语’,优良传统应该传承。
孩子吃饭时说话容易噎着,有风险。
而反对‘无声食堂’的声音也不少:
一句话都不说,孩子们吃得好压抑!
连加菜加汤都要打手势,有点太夸张了。
孩子吃饭要守规矩,有礼仪,但不能扼杀天性。
吃饭时一句话都不能说,恐怕连大人都很难做到,更别说天性活泼的孩子们了。而且在‘监管’下小心翼翼地用餐,很有可能让吃饭成了一种负担。
作为一名妈妈,我理解学校为了孩子们安全有序就餐,规范吃饭礼仪的初衷,可是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默默无语低头吃饭、要加菜只能打手势的场景,我只想到一个词:因噎废食。
郑渊洁曾说: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种教育方式去教育50个孩子。
这种一刀切的强制做法,未免有点‘矫枉过正’。
吃饭,真的不能说话吗?
我小时候,父母做生意很忙,每天早出晚归,一家人只有吃饭时才有空聚在一起。
爸爸和妈妈会交流生意进展,我和弟弟则会说说学校发生的新鲜事,学了什么新知识,谁上课睡觉被老师抓了,谁又请了家长到学校……
一家人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你一言我一语打开话匣子。
我们了解了父母工作的艰辛,他们也知道了我们的忧伤和快乐。那是家里欢声笑语最多的时刻,也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
吃饭时,孩子是放松和愉悦的,也是容易敞开心扉的时候,如果这时不允许他说话,那将错过一个绝佳的交流沟通机会。
一张沉默不言的餐桌,又怎么会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家呢?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回忆自己第一次竞选总统的经历,自豪的不是赢得了多少选票,打败了多少对手,而是在长达21个月的竞选中,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平时还坚持陪女儿吃晚饭。
在一起吃饭的过程中,他会耐心听女儿们经历和见闻,回答她们的问题,孩子们也会关心爸爸的工作,这是他们一家充满仪式感的时刻。
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在《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到:
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测试上得高分。
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孩子在课堂上,已经安安静静坐了一天,吃饭时适当交谈,分享所见、所闻、所感、所得,不仅可以从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下来,还可以增进同学、家人之间的感情,真的没有必要强制‘禁言’。
孩子未来的样子,藏在餐桌上
虽然我们不鼓励孩子吃饭时‘禁言’,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用餐礼仪,就餐时不大声喧哗,更不可以奔跑打闹,那样不仅影响他人吃饭,也不安全。
一个不注重用餐礼仪的孩子,哪怕长大后再温文尔雅,穿得再西装革履,只要一吃饭,形象就一落千丈。
知乎上有个问题:最令人反感的餐桌恶习是什么?
网友纷纷开始吐槽:
“吧唧嘴”
“在盘子里翻来翻去”
“筷子上粘着饭菜去夹菜”
我想,谁也不愿意和这样的人一起吃饭吧。
孩子家教好不好,一下筷子就知道。
有一次,女儿班级组织聚餐。
坐在我们旁边的是一对母子,男孩大把大把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沿途掉落不少,期间还两次碰倒杯子,饮料洒得到处都是。
一顿饭下来,他面前一片杯盘狼藉。
而他妈妈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一点也不以为意,她自己的筷子也是在这个盘子搅一下,那个盘子翻一下。
儿子一句‘妈妈,我要吃虾’,她就把整盘虾端到面前,剥了半盘给他。
有其母必有其子,一个吃相难堪的母亲,又怎么会教出彬彬有礼的孩子呢?
作家钱志亮说:孩子未来的样子,就藏在你家餐桌上。
请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餐桌礼仪:
• 请长辈先入座,人没到齐不先动筷子
• 不要敲打碗筷,避免在盘中翻来翻去
• 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要吧唧嘴
• 不对着饭菜咳嗽、打喷嚏
• 做客时尊重主人的饮食习惯
让良好的用餐习惯,在耳濡目染中,融进了孩子的骨子里,成为他夹菜的姿势,咀嚼的方式,席间的言语,长成孩子未来的样子。
同样是孩子吃饭,我想起一个之前很火的视频《日本的学校午餐》。
每到午饭时间,没有人会把饭菜端到孩子面前,而是孩子轮流值日去厨房把饭菜拿回教室,并且有序地分发给同学,整个过程大家分工合作,秩序井然。
孩子们的饭菜也经常充满‘惊喜’。学校有一块菜地,每个孩子都会亲自下地种菜,体验劳动的艰辛。而且孩子都期待同学们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那是一份满满的荣誉感。
饭后,孩子们也不会闲着,会回收牛奶盒,把餐具送回厨房清洗,还会主动打扫教室、楼梯等公共空间。
短短45分钟,孩子们不仅享受了美味的午餐,还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增强了动手能力,培养了环保意识,也懂得了一菜一饭来之不易。
就像一位日本校长所说,‘45分钟的午餐也是接受教育时间,就像学习数学或者阅读一样。’
吃饭,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到‘食物是能量,是治愈,是珍贵’,更能学会珍惜,热爱充满烟火气的生活。
好好吃饭的孩子,走都到哪里,都不会亏待自己。
日剧《Unnatural》中,一位失去恋人的女生站在夕阳下悲伤,石原里美拿出豆沙包来,说吃一点吧,很好吃的。
对方说没有心情,石原里美说,正是因为没有心情才要吃的。
能好好吃饭的孩子,在心绪不宁、担忧害怕的时候,能够从食物中找到慰藉,即使接下来有再多困难,一顿美味也能支撑起疲惫的心,给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请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吃饭,让他去品味五谷的醇香、菜蔬的青脆、汤汁的鲜美,让他去感知一日三餐,一食一饭间热气腾腾的生活。
作者:黄田田
来源:凯叔讲故事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544)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孩子吃饭该不该禁止说话?很多家长都做错了,真相是:http://www.wy668.com.cn/yuerdq/35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