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芬芬母婴知识优质作者
资深母婴用品鉴定师
原创内容 来源:TOM母婴 时间:2022-03-07 23:14:01 阅读() 收藏:56 分享:47 爆
母亲的心,是孩子的课堂。
迈入二十一世纪,男孩和女孩自我定位早就越来越模糊不清,家中必须爸爸妈妈彼此一同运营,因此父亲应尽可能争取时间守候孩子。那么对于大班育儿知识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幼儿大班教育文章的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笔记写什么?
对于一线幼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孩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笔记的素材就有很多。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读书笔记,如孩子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由于我们身在幼儿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记教学得失。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总结得失,在下次教学中自然能扬长避短。
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诞生了。
(二)录教学机智。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孩子情况随机应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位老师在讲评语言课时,本来先想表扬部分说得好的,再批评那些说得差的,看到孩子那一双双充满期望的眼神时,她临时改变主意,选择孩子语言的精彩地方一一作了表扬,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孩子们都非常高兴。第二天,很多家长高兴地打来电话,说她的孩子回来之后,高兴得不得了。而这个孩子原本就是老师准备批评的对象之—。表扬的力量可见一斑。
(三)写教育偶得。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你会发现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四)记学习所悟。平时,我们在阅读书报时,常有所感,有所悟。记得有位老师看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想到了老师的“金饭碗”光芒不再,感到随着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生源的日渐减少,“末位下岗”已是不争的事实。惟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方能使“奶酪”永远属于自己,由此写了篇文章《谁动了老师的奶酪》,发表在《教师之友》上。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评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评课的机会是很多的,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孩子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笔记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教育笔记怎样写
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笔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间,移到自己的硬盘中即可,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有些教师会说自己没有时间写东西,抑或是想起写文章就头痛,认为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其实不然。在我们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讲很多精彩的教育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笔记。
教育笔记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便,随时,随手,随心等。随手:笔记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的,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随便:笔记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笔记是笔要随脑。
笔记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孩子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笔记,关健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笔记。
很多人说,要我反思一下教学没问题,但要写成一篇反思笔记,则有了压力。如果是你深思熟虑后的五句话也是好笔记。
比如:今天的导入不够理想,因为没有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主要是选择的素材太陈旧了,时间也用的太多了,今后我得改变。
这笔记虽然是五句话,但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并提醒自己要改变。而且这样的笔记对工作忙的教师来说,更符合实际。当然,我并不是说写笔记只用五句话,而是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间写则长无时间写则短。
有感而发是笔记的主要特征。而发出的感想是否精华,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理论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直接相关。写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外化过程,要使外化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因此,学习是必要的,把他人的观点、知识、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知识、方法,才能不断地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笔记。
离开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大门,是每个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为了让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后能够适应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今天下午,我园的彭美英老师在多功能厅为全体大班家长作了名为《好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讲座,这也是大班教研组幼小衔接系列活动之一。
彭老师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优秀幼儿教师,曾担任平湖幼儿教育的教研员。彭老师从习惯养成的角度来与家长们探讨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她结合一个个真实的事例,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积累多年的幼教经验和成功的教子经验,令人信服。她告诉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时候,要做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动之以情”。根据大班孩子的实际,彭老师还对学习习惯的内容与培养要求作了详细的讲解。彭老师讲得精彩,家长们听得认真。到场的家长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大家个个听得全神贯注,时时点头以示肯定。今天的讲座为大班幼儿的家长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入学准备课!
好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身。我们相信,通过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大班的孩子们一定能顺顺利利、快快乐乐地进入学校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一定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幼儿大班教育文章)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96)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百姓健康网,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幼儿大班教育文章通用10篇(大班教育文章):http://www.wy668.com.cn/daban/16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