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科学育儿 >
优质

学龄儿童的营养问题—肥胖症「孕妈必看」

育儿知识

孙龙玺育儿知识优质作者

十余年母婴临床营养经验

原创内容 来源:亲亲宝贝 时间:2022-03-07 15:08:01 阅读() 收藏:35 分享:60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科学育儿】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对一些小孩而言,父母会察觉孩子在上课的情况下可以听得懂老师的所学內容,可是对做题则会出现许多不正确。那么对于青少年营养知识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学龄儿童的营养问题—肥胖症的内容。

青少年营养知识

肥胖是一种营养性疾病,也称为“富贵病”。过去这一问题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但近年我国也出现了儿童肥胖问题,而且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目前大中城市小学生肥胖的发生率已经达到5%〜6%,肥胖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

危害:

动作不灵活,学习效率降低。

增加心肺负担,使心搏次数增多,脂肪压迫胸壁,肺换气量减少。

血脂升高,导致成年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糖耐量降低,血浆咦岛素水平升高,成为糖尿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体重增加的同时,身高的增长也提前,骨龄超过正常儿童1〜2年,青春期也提前,但最终身高要低于正常儿童。

心理障碍。肥胖有时会成为同学们取笑的话题,因此肥胖儿童不喜欢集体活动,不爱与人交往,易性情孤僻,长此下去,会产生抑郁症。

学龄儿童肥胖标准

肥胖的含义是指体内脂肪数量过多,超过了人体正常量。

过多的脂肪在体内堆积,使体重过重。如果因肌肉的数量引起体重(如运动员),这不能称肥胖。最理想的评判肥胖的标以体内脂肪数量作为指标,但实际上测定人体脂肪含量比较困难。由于儿童肌肉不发达,一般用体重作为评判的标准,这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具体评判儿童是否肥胖的方法是

根据体重的千克数除以身高(以米为单位)的二次方面得出的BMI(体质指数)

轻度肥胖——当体质指数为25〜29.9为I度肥胖。

中度肥胖——当体质指数为30〜39.9者为II度肥胖。

高度肥胖——当体质指数为40以上者为严重肥胖。

肥胖原因

有些孩子吃的并不多,活动量也不少,却比较胖。反之有些儿童食欲很好,营养供给充足,但却比较瘦。肥胖受很多因素综合影响。

饮食热量摄入过多

儿童如活动量少,则热量的摄入往往会多于消耗,剩余的热量则转化为脂肪,沉积在体内导致肥胖。此外,一些儿童喜欢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这都能产生大量的热能,促使肥胖发生。大量的调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瘦的儿童有90%的时间在不停地活动,而胖孩子只有50%的时间在活动。一般由于活动少而引起的肥胖大多是轻、中度肥胖。

遗传

遗传是肥胖形成的内在因素。

国外的研究表明,父母都肥胖,其子女长胖的可能性为75%;父母一方肥胖,其子女发胖的可能性为50%。遗传一方面是体型的遗传,另一方面是身体酶活性的遗传。身体的碳水化矿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转变成热量的过程中,需要很多酶参与。不同的人酶活性是不一样的。胖人脂肪形成的速度比一般人要快,其基础代谢率低,能量利用率高。也就是说胖人只需很少的热量就能满足身体的一般需要。这是一些人吃得不多却仍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父母肥胖的儿童更应及早注意饮食,增加体力活动。

内分泌异常

内分泌功能异常是少数儿童肥胖的原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引起的“秸兴氏”综合症等,肥胖就是其临床表现之一。激素服用过多,也会导致肥胖。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学龄儿童的营养问题—肥胖症)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20)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育儿圈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学龄儿童的营养问题—肥胖症「孕妈必看」:http://www.wy668.com.cn/kexueye/1521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