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兴奥认证作者
广州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39健康育儿 时间:2022-06-11 08:18:01 阅读() 收藏:55 分享:58 爆
大家都了解小孩在长个子的情况下,是需要各种各样营养成分来保持人体的增长,因而,许多父母都想把小孩放到或者比较好的幼稚园,让小孩吃好一点喝好一点,那样才可以让身体棒棒的。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父母经常唠叨孩子对孩子的影响的内容。
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既能听话又很优秀,所以有些父母喜欢经常唠叨孩子,那么大家知道父母经常唠叨孩子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吗?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表明,青少年最不喜欢父母唠叨,而且这并不只是中国的特色,无论日本还是美国,全世界的孩子们都是如此。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而反抗的现象,在心理上叫做“超限效应”。
其实,唠叨是一种变相施压。父母利用孩子的弱点和权威给孩子施加压力,以求孩子达到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目的。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总认为自己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事情,父母的唠叨和干预破坏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必然激起他们的强烈逆反。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他们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更容不得家长的过度唠叨。青少年阶段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阶段。他们要自我发展,但是知道还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他们认为自己会有很强的自制力,想干出一番名堂,但是也知道,由于知识面的缺乏,还要去继续学习与奋斗。在这样情况下,青春期青少年有一种闯荡的特点,当然还有一种自闭的特点,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同龄的孩子,而不愿意告诉家长。所以当家长过度询问和建议,即使是正确的,但由于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嘴上说的也是持反对意见的。这种青春期逆反心理,是青少年阶段正常的心理状态,家长不必过度惊慌。
父母们爱唠叨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其一是不自信也不相信孩子;其二是急于求成;其三是不懂得倾听和不善于与孩子沟通。
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教导孩子,不自觉地一次次地重复,错误地认为,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去吧。
这恰恰忽略了孩子是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别人的话要通过他的消化才起作用,而且孩子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的观念和习惯往往和孩子有很大的差异。父母不懂得耐下心来听取孩子的意见,一味的灌输、强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结果导致说了没效果、没效果更要说的恶性循环。
1.相信孩子,尊重孩子,鼓励孩子,适当督促,少批评。相信孩子喜欢美好的东西、渴望成功,相信孩子有向上之心并能够自己要求和管理自己,适时适度引导孩子,响鼓无需重锤。孩子做得好,要多表扬多鼓励,不要动辄批评孩子。孩子的事让孩子做主,尊重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对待生活。
2.不信口开河,不强行命令,不事事叮嘱,多和孩子讲悄悄话。
3.就事论事,抓大放小。直接面对当下的问题,就事论事,用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来表达,孩子忘记了什么事,我们就提醒他;孩子做错了什么事,我们就告诉他错在何处,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说;同时有好几件事要说的,就拣一件最重要的说,其他的事情等这件事了结后再说。
4.适时放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包办代替,不监督孩子,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让孩子管好自己,主动学习,主动做自己的事。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幼儿亲子教育)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行为习惯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48)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搜狐母婴,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父母经常唠叨孩子对孩子的影响(幼儿亲子教育):http://www.wy668.com.cn/youery/100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