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旺优质用户
肇庆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时间:2022-06-11 13:16:01 阅读() 收藏:59 分享:43 爆
众所周知,手工制作对幼儿来说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并且还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创造能力等等。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如何培养幼儿爱护物品的行为的内容。
不破坏不浪费,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同样,爱惜物品,也是一种美德。要想使孩子具备这一良好品质,必须及早地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爱护物品的行为呢?一起来看看吧!
1.合理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
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在吃、喝、穿、玩等方面提出一些物质要求。孩子的要求有些合理的,有些却是不合理的。应具体分析,适时适量地给予满足。如在吃的方面,决不盲目地多给或硬塞给孩子。这样,孩子便会对每一食物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孩子即使吃不了,也帮孩子收放好,下次必须待孩子把剩余的吃完后才给新的。在其它方面也是一样,从不随意的乱给、多给,这样,孩子便不会轻易把某种物品扔掉,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了。
2.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由于无知或认识、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出现一些损坏物品的行为。如在桌子上乱刻,在墙上乱画,打碎玻璃,摔破饭盆,扯烂衣物,弄坏玩具等。发现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后,我们的经验是:先弄清原因。孩子若是无意的,便及时给予引导,指出其危害,提醒孩子以后注意;孩子若是有意或以此来要挟,则及时给予严厉的批评,使其认错。在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前,若不能及时地批评纠正,采取迁就、让步的态度,往往易使孩子一错再错,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3.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影响孩子
为了使孩子形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在此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如在看书时,要首先把手洗净擦干;翻书页时也轻柔小心;若发现有卷、撕之处,立刻展平与粘补;看完后,不乱放乱扔,及时放回书柜等。吃饭时,无论碗、筷、桌、凳都轻拿轻放,碗里不剩一粒米,捡起掉出的每一颗豆子等。
4.坚持教育巩固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后,孩子在认识与行为方面,便会形成一定的爱惜物品的观念与特点,但往往很不稳定。此时,若放松教育,不注意巩固提高,则很容易使其已形成的观念、行为消退。根据这一原理,在原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采取不同的活动与形式对孩子进行练习指导。如和孩子一起擦洗桌、凳,修补玩具;父母弄脏、弄扯了孩子的小人书,要向孩子认错、道歉等。要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爱惜物品的行为,在不断的练习与指导过程中,孩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便会得到不断的巩固与提高。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幼儿教育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行为习惯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90)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猿辅导在线教育,南京母婴照料行业协会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如何培养幼儿爱护物品的行为(幼儿教育方法):http://www.wy668.com.cn/youery/10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