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幼儿园 >
优质

会说话的宝宝中耳炎症状(宝宝中耳炎症状)

育儿知识

周湍铖注册宝妈用户

十余年经验亲子专家

原创内容 来源:宝宝树 时间:2022-07-03 11:05:01 阅读() 收藏:23 分享:44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幼儿园】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为了更好地让小孩均衡饮食,各种各样水果都需要适度地给宝宝喂食。例如苹果、红提、水蜜桃这些。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会说话的宝宝中耳炎症状的内容。

很多的宝妈都知道,感冒是孩子的头号敌人,那老师问大家,你们知道孩子的第二号敌人是什么吗?......答案是:中耳炎。

不会说话的宝宝中耳炎症状

不会说话的宝宝中耳炎症状

1、宝宝有抓耳朵、拽耳朵、蹭耳朵或揉耳朵的动作,并伴有哭闹、发热、拒绝吃奶等现象。

2、见到脓性黏液分泌物流出耳外。(中耳炎伴鼓膜穿孔可能出现)

3、摇头。 当父母发现宝宝躁动不安,不断摇头,就应想到他可能是耳朵不舒服,需尽早去医院检查。

4、听力不佳。 假如鼓膜里有渗出液就会导致人的听力下降。所以倘若你发现宝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好几遍也不加理睬,那么就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做检查。

补充一点:

这里面要跟大家补充的一点是,很多婴儿都有揪耳朵、抠耳朵、拍头等习惯,家长会误以为是中耳炎所致,实际上这样的动作多是两侧内耳发育不均衡所致。孩子如果真是中耳炎,会有哭闹、发热等现象。

会说话的宝宝中耳炎症状

1、大叫耳朵疼,会说话的宝宝可能会直接表达耳朵疼,一碰他耳朵,可能会哇哇直叫。

2、听力障碍,孩子可能会总要求你把电视、音响等声音开大点。(不过这种情况也可能与耳屎有关)

什么原因会导致中耳炎

感冒后并发中耳炎

前面说过,中耳炎是感冒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很多中耳炎是出现在感冒之后的。

原理:人的耳部与鼻咽部是通过咽鼓管相连的,婴幼儿的咽鼓管短、宽、平,与中耳相通,鼻咽部发生了病毒或细菌感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

洗澡游泳不注意

在洗澡、游泳时难免造成孩子耳廓部着水,水是否能够进到外耳道深部,与护理的方法有关。

正确处理方法:使用松软的棉球置于外耳道数分钟,可将耳廓、外耳道的水吸到棉球。

错误处理方法:使用棉签清理有可能将一些水引入外耳道深部。

异常:如果发现液体由外耳道深部流出,而且带有异味,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排除中耳炎。

注意:洗澡、游泳时也应避免将水咽进嘴里,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进入中耳造成中耳炎。

仰卧吃奶呛奶

婴幼儿仰卧位吃奶,奶汁可能通过咽鼓管(鼻咽与耳相连处)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建议:妈妈们坐位给宝宝喂奶,把宝宝抱起呈斜位吃奶。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

很多人擤鼻涕都是两手指捏住鼻子,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鼻涕擤出来,还可能迫使鼻涕向鼻后流至中耳内,诱发中耳炎。

为什么宝宝容易得中耳炎

中耳炎可以说是幼儿常见病之一,发病率比较高,这跟幼儿的耳部解剖、生理及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婴幼儿时期,除了中耳结构不健全外,咽鼓管也没发育完善,咽鼓管短而直,管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处还未形成,管道接近于水平位,如此,咽鼓管的另一端,也就是鼻咽部开口端就几乎相平于鼻底。

因为咽鼓管的这个特点,婴儿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远高于成人,而且鼻咽部的细菌非常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从而引发中耳炎症。

因为这个特点,哺乳期的婴儿也容易患中耳炎,例如在采用平卧位给婴儿哺乳时,特别是由于哺喂太多、太急而发生呛奶,会使奶液进入宝宝中耳。由于宝宝的表达能力尚不完善,无法明确说出自己的症状,所以父母不容易发现孩子得了中耳炎。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宝宝中耳炎症状)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中耳炎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02)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一起过健康网贵州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会说话的宝宝中耳炎症状(宝宝中耳炎症状):http://www.wy668.com.cn/youery/11867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