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希光临床营养学硕士
宁德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时间:2022-10-25 12:40:08 阅读() 收藏:36 分享:65 爆
宝宝感觉焦虑,是由于他们有安全感。在平常,父母们要多花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即便再忙,也要挤时间跟孩子一起吃饭、看动画,让宝宝明白父母是爱他的。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不知道这些就别带娃去游泳的内容。
夏天到了,在30℃+高温的炙烤下,游泳成了避暑消夏的不二法宝。在水里玩一会儿,孩子开心,家长惬意,简直双赢有木有?但每年夏天,总是会出现接二连三的儿童溺水事件。
爸爸妈妈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才能让宝宝玩水玩得开心,游泳游的更健康哦~
开始亲水体验活动(4~6个月)
判断标准:宝宝可以自己抬起头。
开始正式游泳课程(4~5岁)
判断标准:孩子能不用扶手上下楼梯;
能双腿交替跑跳、骑车、单腿向前和向后跳。
6个月至1岁:
教孩子感受水,让他自己拍水、上下摆动,做些轻松的戏水游戏。
2到3岁
教他在水中踢腿,感受肚子和背部的浮力;
教他尝试在水中换气,即便脸打湿也不会吞水;
学会从池边扶梯入水。
4-5岁
教他在浅水中独立浮动;
学会从站立到游泳的开始姿势;
水下换气动作和手脚配合的基本游泳动作;
基本游泳安全知识和自救技巧。
6岁以上
能坚持一段时间屏住呼吸水下游泳;
学会正确的跳水动作;
开始学习更多的泳姿;
有更大的耐力游更远。
危险因素:滑倒;排水口;深水区。
安全要点:
不打闹奔跑;
保证呆在浅水区;
确认泳池正常维修、设施安全,尽量远离排水口。
危险因素:适用年龄与条件。
安全要点:
了解游乐设施水深、身高、年龄、体重和其他要求;
遵守规则,比如保证玩水滑梯时候正面坐姿。
危险因素:风浪和暗流;水母等有毒水生物。
安全要点:
风浪大、逆流不下水;
不要背着水站,以免被海浪打翻;
远离有水母出现的海滩。
危险因素:水底斜坡;石头、碎玻璃、垃圾;水草缠绕。
安全要点:
穿短袜或水鞋;
在可靠浅水区;
尽可能不让孩子前往。
无论室内还是户外游泳场所,都可能传播细菌和寄生虫。
它们会引起严重的腹泻、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脱水。
其他感染会影响皮肤、眼睛、耳朵和呼吸道。
防腹泻要做到:
孩子腹泻或有肠胃病的时候,不宜游泳;
没有开始如厕训练的宝宝,需要使用游泳专用的防水尿不湿;
经常给孩子换游泳防水尿不湿,池边细菌更多,要去卫生间哦。
保护皮肤要做到:
进出泳池前,先淋浴;
用温和的肥皂和洗发水给宝宝洗澡洗头;
如果你的宝宝有皮肤症状,请和医生确认氯不会刺激他。
保护耳朵要做到:
及时用毛巾或棉花擦干耳道;
游完泳后,让孩子把头倾斜下来帮助水排出,防止耳道感染;
戴上泳帽或可移动的耳塞可以防止耳道进水。
游泳圈=安全圈?
游泳圈并不一定安全,使用时要在成人的监护下进行,这样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用。
学游泳=不溺水?
游泳只是学习,并不能防止溺水!
保证孩子安全的唯一可靠方式:
无论孩子多大、是否会游泳,也必须在家长监护下游泳。
距离
遵守“触碰式监督”:确保孩子在你一臂之内,你的视线也不要离开孩子1秒。
时间
起先,玩水的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12个月大的宝宝在水里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他们失去热量的速度会比成人快很多。
水温
泳池水温应该在29~30.5℃。
如果发现孩子有点打寒颤,马上把他抱起来,用大毛巾裹好。
资质
游泳场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确保工作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并具备执业资质。
防水纸尿裤。既能防水隔水又不影响宝宝活动,玩水无压力。
泳帽、泳衣。既美观又安全卫生。
防晒霜:户外游泳更容易晒伤,防晒很重要!
饮用水:游泳的出汗不易被察觉,孩子更应该即使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头沉入水中,嘴巴处于水平面位置
头部后仰,嘴巴大张
目光呆滞,眼睛无法聚焦
眼睛紧闭
头发盖着前额或眼睛
身体直立水中,双腿无法使用
呼吸急促或喘气
努力朝某个方向游但是游不过去
试图向后翻转身体
做出爬梯子动作
即便宝宝在水中没有挣扎,非常安静平和,父母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要浑然不知身边的宝宝这时可能已经溺水。
马上把孩子从水中捞起,查看孩子是否还能自主呼吸。
如果没有呼吸,立即给孩子实施心肺复苏术,并大声呼叫其他人帮忙打急救电话。
如没有其他人,就一直实施心肺复苏,直到孩子重新建立自主呼吸,再拨打120。
注意:不论孩子溺水后的状态是怎样的,都应该进行至少24小时的医疗监控,确定他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没有受到损害。
游泳是夏日亲子互动的最佳选择之一,但同时也是孩子会遇到的危险之一。婴幼儿根本无法掌握游泳技能,不论是亲子游泳、水下世界,还是在浴盆里拍打水面玩耍,我们都要时刻警惕宝宝的安全,因为只有爸爸妈妈才是宝宝真正的“守护神”。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溺水只需1秒钟)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智力发展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81)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北京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不知道这些就别带娃去游泳(溺水只需1秒钟):http://www.wy668.com.cn/youery/223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