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远育儿知识优秀作者
黄埔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小朗育儿网 时间:2023-06-23 23:05:08 阅读() 收藏:29 分享:63 爆
两三岁时正是孩子黏人的时候。他们在慢慢了解着这个世界,又因为过于稚嫩而需要依靠爸爸妈妈。在他们的生活中,接触最多、最能给自己安全感的人就是爸爸妈妈。那么对于补脾经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小儿拉肚子推拿手法怎么做才正确的内容。
小孩子的肠胃功能并不完全,加上身体抵抗力比较弱,所以常常会出现感冒拉肚子等症状。对于孩子的拉肚子问题,目前有一些特殊的治疗需求,但是小孩子并不能经常吃药,所以今天我们将为大家推荐一种更为健康、有效的治疗拉肚子的方法,那就是做推拿,正确做法如下。
1、益脾经
【穴位】脾经
【定位】小儿拇指螺纹面
【手法】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牌经;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也叫补脾经,100-300次。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朝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为清脾经。补牌经、清脾经,统称为推脾经,往复推为清补脾经。
【功效】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2、清肠
大肠[穴位]
【定位】桡侧缘在食指上,从指尖到指根呈一直线,属于线型穴位。
【手法】将小儿食指固定在术者左手虎口内,用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从指尖向下推入指根,用指尖推入大肠,用指尖推入泻大肠,来回推称清大肠,100~500次。
【功效】主治积食、口疮、痢疾、泄泻、肛门红肿、脱肛、翻肛、便秘。
3、摩擦板门
【穴位】板门
【定位】拇指下方,掌心大鱼际。
以指端在大鱼际的中间点做揉板门,用手捏板门,称“板门”,100~500次。
【功效】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疹痘潮热不退、低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红肿、光面舌、苔厚等。
4、运内八卦
【穴位】内八卦
【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到中指指根横纹2/3处作圆周,这一圆就是内八卦。
【手法】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在穴外缘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内八卦。手术中,请盖好或轻运离开宫内。100~300倍。
【功效】主治咳嗽痰喘、呕吐、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不安等。
5、搓中脘
【穴位】中脘
【定位】中脘穴在剑突(即胸骨下端)和肚脐的中间点。
【手法】用手指或掌根按揉,用手揉中脘,每次100-300次。
功效:健脾与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效果较好。
6、摩擦力天枢
[穴位]天枢
【用法】天枢穴在肚脐旁开三横指(宝宝的手指)。
【手法】用指端揉或按,称天枢,左右各一点揉100-300次即可。
【功效】清肠、理气消滞,主要治腹泻、痢疾、腹痛、食积、腹胀、便秘等。
7、揉龟尾
[穴位]龟尾
【定位】尾骨末端为龟尾
【手法】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100-300次
【功效】揉龟尾可通达督脉之气,调理大肠,对止泻、通便有一定的疗效。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小儿拉肚子推拿手法怎么做才正确)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91)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育儿资讯,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小儿拉肚子推拿手法怎么做才正确(小儿补脾经方法):http://www.wy668.com.cn/youery/30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