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雅注册会员
知名母婴媒体高级主编
原创内容 来源:小朗育儿网 时间:2023-07-15 03:28:01 阅读() 收藏:25 分享:71 爆
两岁半到三岁的儿童是上幼儿园的最好年龄层,太早和过迟对儿童的发展趋势全是不好的。父母们能够放开手让小孩去开展探寻,让小孩单独融入新的自然环境,对小孩的生长发育,成才都十分有益处。那么对于新生儿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给婴儿吃米饭也有学问的内容。
育儿:给婴幼儿吃米饭也有学问-健康饮食
父母在孩子饮食问题上存在不少误区,"多吃菜,少吃饭"也是其中一种。专家表示:这种吃法虽然让孩子感到满意,但不科学。
我国传统膳食中的主食包括:谷类、麦、杂粮等,其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为此,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成分的重要特点:
1、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对婴幼儿来说,提供的能量要占总热能的50%左右。与蛋白质相比,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产生的热能是相等的,都是4千卡,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时对肝脏、肾脏的负担比蛋白质小得多,产生的代谢产物也要比蛋白质少得多,从这个角度讲,作为人体能量的来源,碳水化合物比蛋白质更理想。
2、谷类食物:除了提供热能外,还供给一定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约7%-10%。由于谷类食物缺少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往往需要与富含赖氨酸的豆类或荤菜一起食用,这样可以提高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除了提供热能、蛋白质外,谷类食物还是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维生素B1是小儿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如缺乏会导致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受损害,严重的甚至可致死亡。一般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谷类的胚芽和外皮中,过度的碾磨和不合理的烹煮,可使之大量丢失。我们在食用谷类食物时,一定要减少维生素B1的损失。
因此,父母在制作主食时,为避免以上成分的流失,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粗细粮搭配
在谷类碾磨加工成精米、精白面时,维生素B1会随着外皮白白丢失。虽然精米、面吃起来细腻可口,但长期吃会影响健康,所以要粗粮细粮搭配着吃。
2、不要过度淘米
淘米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米粒中的杂质,有些人喜欢反复搓洗,但搓洗不仅除不掉米粒中的杂质,还会使米粒外层的营养素丢失更多。随着淘米次数的增多、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水温的增高,各种营养素的损失也随之增加,所以淘米时最好是用手把米粒中的杂质拣去,不要长时间浸泡,不要用热水淘,不要反复搓洗,不要淘米次数过多。
3、不要吃捞饭
做米饭时应采用蒸、煮的方法,但有些人喜欢做捞饭,即将大米煮到半熟,然后捞出再蒸,将剩下的米汤扔掉,这样会使得溶于米汤中的B族维生素大量损失,可达40%以上。采用蒸、烤、烙等方法制作面食时,各种营养素损失很少,煮面条时,部分营养素溶于汤中,若面条与汤同时食用,可减少营养素的丢失。
4、烹煮时不要加碱
维生素B1在碱性环境中极易被破坏,在煮稀饭或发面时加碱,都可使维生素B1被大量破坏,所以发面时最好用酵母而不要用小苏打。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给婴幼儿吃米饭也有学问)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545)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博禾医生,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给婴儿吃米饭也有学问(给婴幼儿吃米饭也有学问):http://www.wy668.com.cn/youery/31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