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剑注册用户
10余年经验育儿科普作者
原创内容 来源:妈妈网 时间:2022-04-10 20:54:01 阅读() 收藏:51 分享:79 爆
偏食是一种欠佳的进食习惯性,逐渐多产生在儿童及少年儿童阶段。偏食可造成 一些营养元素摄取不够或产能过剩,危害宝宝的成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宝宝免疫能力降低、身高看起来慢、心态出现异常、经常又哭又闹这些都多多少少与偏食相关。那么对于神经科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小儿遗尿症怎么办的内容。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遗尿一证若未能及时治愈,迁延日久,则可能影响小儿智力发育,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遗尿症的发生?
膀胱功能不良
膀胱功能不良是原发性遗尿症又一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在难治性遗尿症患者中,这一因素的影响尤其突出。研究发现86%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存在不同类型的膀胱功能不良。这种异常并非解剖学上的,而是功能性的。原发性遗尿症的膀胱功能异常主要包括:逼尿肌不稳定、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不同形式的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以及梗阻型排尿类型。在遗尿症患者中,部分患者仅出现夜间膀胱功能不良,而另一部分患者亦伴有白天膀胱功能不良症状,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
睡眠觉醒障碍
大部分患儿夜间睡眠过深,难以唤醒。这种觉醒反应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完善的,遗尿症是这种发育过程的延迟或障碍所致。临床观察发现,这部分孩子体格发育较正常儿童延迟。据研究,当夜间膀胱充盈时,脑电图改变由深睡眠转入浅睡眠状态。位于脑桥的脑干神经元被认为是觉醒中心之一,由此推测,脑干神经元的功能障碍或膀胱到脑干神经元的传导通路障碍导致了无意识排尿行为。
身心疾病
· 泌尿生殖器官:先天性尿道畸形、包皮过长、外阴炎、尿路感染炎症、结石、肾功能损伤等。
· 全身疾病:脊柱裂、癫痫、糖尿病、尿崩症等。
· 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脑病、脑肿瘤、脑血管病、多发性脑脊髓膜硬化症、脊髓的炎症、出血、脊膜膨出,腰骶椎隐裂等。
心理刺激影响
亲人过世、父母争吵、母子分离、对黑暗的恐惧、居住环境的突然改变都可能导致儿童遗尿,因为恐惧、暴怒、悲伤等紧张情绪会刺激到儿童。
1、大脑功能发育迟缓。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学习成绩差、反应慢,统计显示,尿床儿童的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
2、影响生长发育。尿床儿童比正常儿童矮2-5厘米,多有偏瘦、偏胖和第二性征发育迟缓等情况。
3、精神心理疾病多。易形成敏感、多疑、自卑、胆怯、不合群等性格,严重者甚至有恐惧集体生活、沟通能力差、亲子关系紧张等情况。
4、影响胃肠功能。偏食、厌食、挑食、消化不良,吸收不好。
精神调补。长期遗尿的儿童,常会出现精神紧张,急躁怕羞。家长应着重教育、解释,帮助患儿消除精神负担,排除不良情绪。多以劝慰和鼓励为主,切不可责骂和惩罚,否则病儿又背上拍挨骂的包袱,遗尿现象会更趋加重。
生活调理。下午5点后不进流质食品,晚饭做菜少放盐,尽量少饮水。在病儿经常遗尿的终点前,唤醒儿童排尿,较大儿童可用闹钟唤醒,从而逐渐养成能自行排尿的习惯。另外病儿白天不宜过度游玩,避免过度疲劳,并安排在白天睡眠1-2小时,以免夜间熟睡后不易觉醒。
按摩。家长让患儿俯卧,采用捏脊方法,即自长强至大椎一直线,用双手拇指桡侧面顶住其脊柱两侧皮肤,食指和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分别捏起皮肤,随捏随提,双手交替捻动并向前推进。再以双手掌直擦腰骶部,至局部有热感内透为度,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小儿遗尿症怎么办)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10)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39健康育儿,云南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小儿遗尿症怎么办(家长选择三种方法来治疗):http://www.wy668.com.cn/youery/3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