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懿轩母婴知识优质作者
母婴类图书的主编
原创内容 来源:知乎 时间:2022-04-12 08:54:01 阅读() 收藏:23 分享:49 爆
在幼儿时期,最让我们家长痛苦的就是孩子的吃饭时间,因为很多的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往往不想吃或者是不好好吃。并且这个阶段我们的幼儿身体机能不是很健全,所以如果不好好吃饭的话,非常容易引起营养不良,那么对于儿保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育儿疫苗接种三大误区的内容。
宝宝自出生后就与疫苗接种联系在一起。但对于疫苗接种,大多数家长依然存有疑虑和误区。
疫苗接种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的保护宝宝不得传染病的一种手段。我国的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疫苗,也叫作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一类疫苗由政府买单,供宝宝免费接种。二类疫苗则是需要家长付费的疫苗。二类疫苗常被称为一类疫苗的补充,这就给一些家长造成“一类疫苗重要,二类疫苗不重要”的误区。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二类疫苗不强制接种,并不代表这类疫苗不好或不重要。之所以这样分类,是因为国家目前还没有将所有疫苗都纳入一类疫苗的能力。有些二类疫苗还是积极建议家长给宝宝接种,比如水痘疫苗、HIB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对二类疫苗,家长应该正确认识,虽然是自费疫苗,但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要尽量接种。
这是许多家长都存在的一种误区,“实际上,目前任何一种疫苗都无法达到100%的保护。接种一种疫苗后,其产生的抗体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甚至消失,这也正是为何有些疫苗需要加强接种。比如,麻疹疫苗在8个月接种后,1岁半、6岁还要加强接种,为的就是防止抗体慢慢降低后不能抵抗麻疹。家长要纠正‘打一针,包一辈子’的想法,要按照免疫程序的要求给宝宝加强接种疫苗。”
疫苗都有接种禁忌症,禁忌症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暂缓接种,一种是禁忌接种。不同的疫苗的禁忌症大同小异,暂缓接种的情况一般指发热、急性疾病等,禁忌接种的情况一般指有严重疾病、对疫苗成分过敏等。不同的疫苗还有一些区别,比如风疹减毒活疫苗对孕妇忌用,具体的禁忌情况还要看说明书。但如果因为禁忌症不接种,也有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风险。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衡量禁忌症风险和患病风险,再做出明智的决定。
1、 接种完疫苗,一定要留在医院观察20分钟,以防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2、 注射疫苗后的三天内洗澡时要避免注射部位被污染,以防止继发感染;防止受凉和剧烈活动。
3、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应用凉开水溶解后服下或直接吞服,服药前后一小时内避免过热饮食,保证减毒活疫苗发生效应。
4、 接种卡介苗后二至三周,局部可逐渐出现红肿、脓疱或溃疡,三周后结痂。形成小疤痕,如果反应较重,可形成脓肿,则应速去医院处理,但禁忌切开排脓,否则切口不易愈合。
5、 注射疫苗后,个别孩子在二十四小时内体温会有所升高,可给孩子多喝些开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与降温,切莫随意使用抗菌素类药物,若有高热或其它异常反应,则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6、注射完流感疫苗后,很多孩子会出现低热、头痛、乏力等症状,个别的还会伴有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但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用担心,1—2天后反应就会自然消失。
7、当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干净毛巾做热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钟;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点药。如果接种后出现的局部反应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退,就应尽快去医院诊治,否则很可能危及生命。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育儿疫苗接种三大误区)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85)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中少在线,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育儿疫苗接种三大误区(疫苗接种后要注意什么):http://www.wy668.com.cn/youery/3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