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智美优质作者
上海科普协会科普作家
原创内容 来源:网易亲子 时间:2022-04-14 18:21:01 阅读() 收藏:22 分享:57 爆
小孩归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小孩的人体较孱弱,人体体温神经中枢的缓冲作用都没有生长发育充足彻底。那么对于神经科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脑瘫患儿的恢复护理训练的内容。
新生儿脑瘫是谁都不愿意碰到的,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了,家长一定要稳定情绪,积极的进行治疗,通过一些训练护理可以得到以下恢复的。
抚触。生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对小儿进行抚触,被动运动及视听刺激。
俯卧抬头。胎龄满40周开始俯卧练习,要求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进行,俯卧的床面要平坦、舒适,但是不要太软,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小儿抬头。 进行训练时可在小儿胸下经双侧腋下垫一个小枕头,双上肢放于枕前,高度为双肘屈曲时双手能触及床面。同时在小儿的后头侧至两肩胛骨内侧进行深浅感觉的刺 激,促进伸肌的收缩直至头上抬。每次训练10分钟,每日训练4~6次。
母子面对面训练法。小儿俯卧于母亲身上,固定小儿上臂和手关节,保持手支撑位。为了促进小儿更好的抬头,母亲可与小儿对话、唱歌或鼓励小儿伸手抚摸母亲的脸。
抗重力直力模式。此训练可在2个月以后开始,方法是仰卧位,握住小儿的前臂拉起,使双肩胛带内收,躯干上抬45到90度,慢慢前后活动,可促进小儿头颈 部前屈和立直,同时可提高躯干的控制能力。也可以躯干屈曲90度的位置将小儿慢慢向仰卧位的方向放回,这样也可促进小儿头部前屈。
侧卧对称性姿势。使小儿侧卧于床上,双上肢及双手保持在躯干的正中位,此姿势可控制异常性非对称性姿势及异常性的伸肌紧张。p#副标题#e#
俯卧训练。继续让小儿进行俯卧位抬头训练,尽可能在俯卧位诱发其抬头和爬行等主动动作。
翻身。用玩具诱导小儿翻身,帮助小儿翻身时可一手握住小儿的手,另一手在其肩部轻轻的向对侧引导直至变为侧卧位,完成由头、颈、躯干、骨盆的翻身过程。每日至少练习7~8次。
俯爬。开始俯爬时可让小儿俯卧位,前臂支撑,家长可在其后方协助小儿一侧下肢的足底向前推至这侧下肢完全屈曲后促使其产生向后蹬的力量,使小儿利用此力的反作用力完成向前的移动。每日练习7~8次。
平衡训练。将小儿仰卧位放置被单上,两位家长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这样有助于缓解小儿的肌紧张,促进平衡机制的建立。此外,小儿平衡训练中还包括在俯卧位头部上抬保持中立、肘支撑进行左右重心的移动等动作的训练。每日进行2~4次。
手口协调性训练。仰卧位,让小儿两手抓双足放至口,也可让小儿双下肢上抬、臀部上抬,家长握住小儿的骨盆进行前后左右摇动,这样有助于骨盆的控制及躯干姿势的调整,有助于平衡能力的建立和手口协调性的获得。
抓握训练。此年龄段无论是在仰卧位还是在倚座位,或者是肘支撑位均可进行抓握训练。训练时将玩具放在中线的位置,小儿头保持在中立位,诱发小儿的上肢向前伸出、手指分开进行抓握。开始时,可将玩具放置在手较容易触到的地方,以后逐渐变换位置。每日进行7~8次即可。
脑瘫患儿有时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和听觉障碍。脑瘫有轻也有重,脑瘫重的孩子将来不会坐、站和走,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康复治疗花费很大 (约每月数千至万元),年龄大的脑瘫患儿虽经康复,只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不能治愈。对个人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脑瘫患儿的恢复护理训练)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443)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备孕知识,青海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脑瘫患儿的恢复护理训练(收藏):http://www.wy668.com.cn/youery/4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