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逸认证会员
母婴专栏的签约专家顾问
原创内容 来源:小红书 时间:2022-04-15 15:10:01 阅读() 收藏:53 分享:51 爆
孩子吃饭的速度如果太快的话就会引起打嗝情况发生,匆忙吃饭会吸入很多空气,所以不要一下子就把盘里的食物消灭了,应该小块小块地吃,细嚼慢咽。那么对于口腔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治疗鹅口疮常见的误区的内容。
对于新手的爸爸妈妈来说,在照顾宝宝方面很容易疏忽大意,导致宝宝出现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鹅口疮。孩子患有鹅口疮,造成食欲不振,长期以往,会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那么,治疗鹅口疮常常出现很多误区,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紫药水药名甲紫、龙胆紫,因其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过去常用于鹅口疮的治疗。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用紫药水治疗鹅口疮有不少缺点。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的口腔黏膜薄嫩,唾液腺发育不够完善,唾液分泌较少,口腔黏膜干燥,长时间涂搽紫药水后,可使口腔黏膜更加干燥而产生溃疡和明胶样损害;涂紫药水后,口腔黏膜被染成紫色也不宜观察病情的变化。
鹅口疮用1%~2%的苏打水(碳酸氢钠溶液)于每次哺乳前后清洁孩子的口腔,是治疗鹅口疮的有效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轻症患儿不用其他药物,病变2~3天即可消失。有些母亲看到宝宝口腔的病变已经消失,就马上停药,这样轻易复发。这是因为苏打水治疗鹅口疮主要是通过清除口腔内能分解产酸的残留乳凝块或糖类,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从而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不能直接杀灭白色念珠菌。因此,用苏打水治疗鹅口疮时,在口腔内病变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4~5日。
当宝宝患了鹅口疮后,有的母亲为消除感染,常自作主张给孩子服抗生素类药物。殊不知,小儿鹅口疮用抗生素不但无效,有时反而会加重病情。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口腔内寄生着许多微生物,如常见的乳酸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拮抗,并常保持共生状态,一般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当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时,会使一些微生物被抑制或杀死,从而破坏它们之间的生态平衡。但是,抗生素是无法抑制和杀灭白色念珠菌的。当那些可以产生抗白色念珠菌物质的微生物数量因使用抗生素而减少时,白色念珠菌就迅速繁殖,从而使病情加重。
上述文章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关于治疗鹅口疮的常见误区,相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生活中,要多关心宝宝的健康,一旦发生异常症状,要及时检查和治疗。切记以上的误区治疗,能够帮助宝宝早日恢复健康,快乐的成长。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治疗鹅口疮常见的误区)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595)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亲子百科,南京母婴照料行业协会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治疗鹅口疮常见的误区(带娃需知):http://www.wy668.com.cn/youery/4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