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羽凡认证会员
国家公共营养师三级
原创内容 来源:宝宝树 时间:2022-04-15 15:16:01 阅读() 收藏:22 分享:64 爆
儿童的腹腔以及胸腔中间的一层是膈肌,这是一层非常薄的肌肉,可以达到保护腹腔器官以及保护胸腔器官的作用。当膈肌受到刺激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打嗝问题,孩子出现打嗝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对于口腔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婴幼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的内容。
鹅口疮(thrush)又名“口腔白色念珠菌病”、“雪口病”,是一种叫白色念珠茵的真菌引起的口腔疾病,新生儿、婴幼儿容易好发,体质比较弱的慢性病患者、手术之后的病人、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和老年人也容易患病。白色念珠菌属于霉菌类,在人肠道、阴道、皮肤上均可寄生,新生儿可能是经产道时感染。小儿患病后,口腔出现白色奶凝块样物,盖在上腭、舌或粘膜上。有时可蔓延至咽部。病起时,口疮呈白色,点状和小片状,如同残留的奶汁。病重时可合成大片,满布口腔粘膜,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甚至有出血。局部无疼痛感,也无全身症状,但如果真菌感染累及消化道和呼吸道,则可出现呕吐、咽奶困难、哭声嘶哑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鹅口疮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以舌、颊、软腭、口底等处比较多见,首先有粘膜充血、水肿,口内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1~2天,粘膜上出现散在白色斑点,状如凝乳、奶酪,呈半粘附性略微高起口腔黏膜表面。随后,白色小斑点逐渐融合扩大,成为形状不同的斑片;最后斑片又相互融合成白色斑块,色泽转为微黄、黄褐。白色斑片与粘膜粘连,不易剥离,若强行撕脱,则暴露出血创面,但不久又被新生的斑片所覆盖。患者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有时可出现患儿烦躁拒食,啼哭不安等情况,一般全身反应不明显,部分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病变可向口腔后部蔓延至咽、气管、食道,引起食道念珠菌病和肺部的念珠菌感染,同时出现吞咽困难。少数病例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成为白色念珠菌败血症,病情危重,偶尔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1、局部可涂2%小苏打水是治疗婴幼儿鹅口疮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可用消毒药棉蘸2%小苏打水轻轻擦洗口腔。
2、1%龙胆紫药水也对付婴幼儿鹅口疮比较有效的方法,每日1~2次。涂后,新生儿吃奶时,即使吞下一点龙胆紫也不会发生中毒。
3、停止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当婴幼儿患鹅口疮时,除非继发细菌感染,一般不主张用抗生素治疗。
4、当病情严重,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时,应去医院就诊。
5、建议不要用棉签、纱布、毛巾、手帕擦拭病变处,因损伤粘膜引起出血,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在给患儿治疗过程中,要加强营养,注意口腔清洁。
6、母乳喂养时,要在喂奶前清洁奶头。
7、人工喂养儿用的奶具,必须煮沸消毒后才能使用。
8、喂母奶的婴儿,母亲应在哺乳前认真洗手,并将乳房擦洗干净。
9、如果孩子在托儿所等集体场所,尤其应该注意奶瓶、奶嘴和食具、玩具的消毒,保持其干燥、清洁。
10、孩子的衣服、被褥阳光下暴晒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婴幼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71)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六一儿童网,北京母婴服务协会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婴幼儿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妈妈需知):http://www.wy668.com.cn/youery/4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