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希海育儿知识优秀作者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原创内容 来源:宝宝树 时间:2022-04-25 17:14:01 阅读() 收藏:60 分享:53 爆
当宝宝大吵大闹着要一件东西时,父母很有可能出自于应用性或合理性的考虑,不愿意选购。但当宝宝当别人的面又哭又闹时,父母免不了怕别人取笑自身小家子气,也就只有买下来不经久耐用又价格昂贵的物件了。那么对于婴儿知识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奶粉冲不开有疙瘩是怎么回事的内容。
奶粉是补充宝宝身体营养和蛋白质的必要物质,很多宝妈在冲泡奶粉的时候发现冲不开,奶粉里面全是溶解不了的小疙瘩,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编告诉你是什么原因。
1热水泡奶瓶在冲奶粉之前,奶瓶一定要放进热水中泡一下,因为奶瓶里面会有一些小水珠,如果奶瓶没有进行加热的话,那么奶粉倒入奶瓶中,奶粉遇到这些小水珠就会变成小疙瘩,这样再倒入热水,再怎么摇晃也是很难溶解开的。
2使用小勺子倒奶粉在往奶瓶中倒入奶粉的时候,不要直接往奶瓶中倒,极容易洒出来,还会导致奶粉容易结块出现小疙瘩。使用勺子倒奶粉的话,能够减少奶粉与瓶身的接触面积,就不会再瓶身上留下奶粉,使其变成硬疙瘩了。
3用温水冲奶粉在冲奶粉的时候,不要使用很烫的热水,这样就会把奶粉中的营养成分破坏掉,也不能用过凉的水,奶粉会因为水温过低而结块,也会影响奶粉的口感,一定要使用温水,既不影响口感,还不会结块,又不会破坏营养结构。
4边倒水边摇晃在冲奶粉的时候,不要把水全部倒进去之后再摇晃奶瓶,倒进去一点水之后,轻轻晃动奶瓶,这样能够让奶粉充分溶解不会出现疙瘩和结块,还能充分溶解奶粉中的营养成分。
5双手搓动奶瓶如果冲奶粉的时候,发现里面出现了一些小疙瘩,这个时候双手抱住奶瓶,来回的搓动奶瓶,这样奶粉中的疙瘩会很快溶解,不要上下或者左右晃动奶瓶,这样会产生气泡的。
之所以会在冲泡好的奶水中有结块,是因为奶粉尚未完全溶解所导致的,主要可能是妈妈使用的冲调方式不当就会出现奶粉溶解不好;不过家长不用担心,即便奶粉中有未完全溶解的奶结,也是不影响正常的营养成分和食用,所以家长还是可以给宝宝喝的。
妈妈给宝宝冲调的奶粉的正确方法,首先妈妈取出一个经过消毒的奶瓶,然后根据宝宝的食量放入适量刻度的温开水,温度应控制在40至50度之间是最佳的,接着根据水与奶粉的冲调比例,加入适量的奶粉,最后将奶嘴奶瓶盖盖好之后,左右摇晃奶瓶使得奶粉溶解。冲调好之后,妈妈注意不可立刻喂给宝宝喝,要先试试奶水的温度,避免水温过热容易烫伤宝宝口腔和食道,这时妈妈应将奶水滴几滴到手腕内侧,一般只要温度不烫就可以给宝宝喝了,另外家长要记住,宝宝喝奶奶粉之后,同样要拍背打嗝。
1奶粉颗粒大小不理想奶粉颗粒过大,虽然容易浸润、沉降,但难以分散和溶解;反之奶粉颗粒过小,容易漂浮,不利于浸润和沉降。另外,细颗粒奶粉的颗粒内部毛细管比较细,与水接触时容易形成液膜堵住毛细管口,使水无法浸透和扩散,这也不利于浸润和沉降,最终导致“疙瘩”的出现。
2奶粉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奶粉中含有大约20%-25%的脂肪,脂肪具有疏水性,过高的脂肪含量会使奶粉的浸润过程受阻,继而影响奶粉颗粒的沉降、分散、溶解这一些列过程,使奶粉溶解性大大下降。因此,相同冲调条件下,一般脱脂奶粉的冲调性要比全脂奶粉好一些。
3奶粉的含水量变高刚开封的奶粉冲调性比较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奶粉可能受潮,含水量上升,这样就降低了奶粉的浸湿性,从而使奶粉冲调效果下降。
4奶粉中的蛋白发生变性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大概在20%左右,如果用温度过高的水冲调奶粉,容易导致蛋白质发生变性凝固,凝固的蛋白质使奶粉颗粒无法更好的分散和溶解。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怎么冲奶粉才不会有疙瘩)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594)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妈妈帮,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怎么冲奶粉才不会有疙瘩(奶粉冲完有疙瘩能喝吗 ):http://www.wy668.com.cn/youery/4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