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粮森认证会员
十余年经验育儿科普作者
原创内容 来源:育儿网 时间:2022-04-23 12:24:00 阅读() 收藏:43 分享:55 爆
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有妈妈保护,可以让抵抗疾病的能力变得更强,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白血球功能还没有非常完善,而且补体成分又非常低,没有办法很好的配合抗体作用,那么对于育儿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小孩拉肚子推拿手法的内容。
小孩子的健康是父母最为担心的事情,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一旦孩子患上疾病,往往让父母感到焦虑不已。而孩子属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的各方面器官发育还不算完全,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产生相关疾病。那么当小孩子出现拉肚子症状时,学习一些推拿手法就很有必要了。
1、补脾经
【穴位】脾经
【位置】小儿拇指螺纹面
【手法】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牌经;在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亦称为补脾经,100-300次。拇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牌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来回推就是清补脾经了。
【作用】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2、清大肠
【穴位】大肠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属线型穴位。
【手法】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大肠,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大肠,来回推称清大肠,100~500次。
【作用】主治积食,口疮,痢疾,泄泻,肛门红肿,脱肛,翻肛,便秘。
3、揉板门
【穴位】板门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100~500次。
【作用】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疹痘潮热不退或疹痘后低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红肿、光面舌、苔厚等。
4、运内八卦
【穴位】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此圆周即内八卦。
【手法】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以拇指外侧缘在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内八卦。操作时应盖住或轻运离宫。100~300次。
【作用】主治咳嗽痰喘,呕吐,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不安等。
5、揉中脘
【穴位】中脘
【位置】中脘穴在剑突(即胸骨下端)与肚脐的中点。
【手法】用指端或掌根按揉,称揉中脘,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
6、揉天枢
【穴位】天枢
【位置】天枢穴在肚脐旁开三横指(宝宝的手指)处。
【手法】用指端揉或按,称揉天枢,左右各一点揉100-300次。
【作用】梳理大肠、理气消滞,主治腹泻、痢疾、腹痛、食积、腹胀、便秘。
7、揉龟尾
【穴位】龟尾
【位置】尾骨末端就是龟尾
【手法】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100-300次
【作用】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对止泻、通便有一定效果。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拉肚子如何推拿)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570)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360常识网,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小孩拉肚子推拿手法(拉肚子如何推拿):http://www.wy668.com.cn/youery/5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