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赞认证作者
超人气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复禾健康 时间:2022-04-26 09:16:00 阅读() 收藏:51 分享:56 爆
在生活中再给宝宝喝牛奶的时候在更换的时候需要注意宝宝接受奶粉的程度,而且在平时生活中在更换奶粉的时候最好是适量的加进新奶粉的更换,以便观察宝宝的情况变更,这样对宝宝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帮助,那么对于育儿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学前儿童的生理特征心率特点的内容。
不同的人群,心率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就存在着心率比较成年人要快的现象。且孩子的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而想要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着心率失常的问题,那么对于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率正常值,就要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小儿心率的相关知识。
小儿心脏神经以交感神经占优势,迷走神经兴奋性低,且心排出量有限,为满足生长发育及旺盛的新陈代谢,只有增加心率来提高排出量,故小儿心率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新生儿每分钟120~140次,1岁以内每分钟110~130次,2~3岁每分钟100~120次,4~7岁每分钟80~100次,8~14岁每分钟70~90次。
1、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
是小儿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其次为异位心律及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中又以窦性心动过速占多数,窦性心律不齐也很常见,患者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深吸气时更明显,吸气末期心率减慢,常在激烈运动、发热、哭闹烦躁、情绪不安时出现,应用阿托品后心律不齐可消失。
2、新生儿心律失常症状
约60%的儿童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约5%-10%患者原有预激综合征,以1岁以内幼儿多见,随着其年龄增大,发育逐渐完善,症状可减轻或消失。新生儿期的小儿窦性心律很不稳定,并且在婴儿期容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紧张、哭闹、运动或体温过高时。
3、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
小儿心律失常出于先天性的为多。如果小儿在胚胎发育时出现房室结区和房室束不相互连接,出生后可出现先天性的房室传导阻滞。Ⅰ度一般无症状,心电图仅表现为P-R间期延长;Ⅱ度患者可出现心脏漏跳症状;Ⅲ度患者因为心率过慢,可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并会危及生命。
4、学龄期心律失常症状
学龄期儿童多见窦性心动过缓、游走性心律失常和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是生理性的,不需治疗,但需排除作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心肌炎等。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以及在小儿少见的心房纤颤。多数情况下,医生可通过心电图做出诊断。
3、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6%~10%。轻症者房速短阵发作,重者可持续数年发作不间断,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部分患儿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痊愈,但有约40%的房速患儿治疗困难,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选择射频消融治疗。
4、室性早搏。多数预后良好。偶发早搏的患儿多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或做心电图时才被发现。长期频发的早搏,可能导致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可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心率表现)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27)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学习啦育儿知识,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的生理特征心率特点(心率表现):http://www.wy668.com.cn/youery/52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