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颖慧育儿知识优秀作者
沈阳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99健康网 时间:2022-04-27 10:44:01 阅读() 收藏:22 分享:55 爆
对于儿童,尤其是六岁下列的婴儿来说,他的肠胃作用还不完善,而成长发育迅速,必须的营养元素较多,假如饮食搭配不科学,就易造成上火,上火易造成儿童偏食,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耳屎的内容。
儿童耳屎多要掏吗?儿童耳屎多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异常情况呢,今天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儿童耳屎多应该怎么办,想了解儿童耳屎多的问题的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下文的详细介绍,切勿自己私自掏耳屎。
新生宝宝的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且外耳道相对狭长,肌肉较松驰,咀嚼东西时关节的力量也不够,平时耳屎则不容易排出来,经常在外耳道形成颜色较深,黄褐色,很粘稠的油状物,俗称为“油耳屎”,这是正常现象。妈妈可以用棉签沾水在宝宝的外耳道轻轻擦拭,取出耳屎。
如果耳屎分泌过多,凝结成硬块,就会造成外耳道阻塞。此时一旦耳朵进水,耳屎栓塞会自然膨胀,刺激耳道皮肤,也容易导致外耳道炎症,那就应该彻底清理宝宝的耳屎了。不过因为宝宝耳道狭小,肌肤细嫩,如果使用大人的清理方式,很容易给宝宝的耳道及耳膜造成伤害。同时,多数宝宝也并不接受别人在其耳朵做过多的动作,会乱扭动头部,或干脆不配合甚至哭闹,这也会让妈妈误伤宝宝耳膜。因此,最好带宝宝去医院请五官科医生帮助处理,切勿在家强行给宝宝挖耳屎。
耳屎在医学上称之为耵聍,又称耳垢,是外耳道皮下组织内的耵聍腺分泌的黏糊状物质,它可维持耳道润滑,保持一定的湿度。耵聍在外耳道内,能和外耳道生长的耳毛一起黏附和阻挡尘土、局部皮肤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飞虫等异物,起着保护外耳道和耳鼓膜的作用。正常外耳道内均有一薄层浅黄色的耵聍附着。一般情况下,只要小孩耳朵不痛、不痒,听力好,耵聍不必人工清除。在说话、吃东西或打喷嚏时,随着下颌的活动,耳道内的片状耵聍便会慢慢松动脱落,而不知不觉地被排出。有少数小孩耵聍腺分泌旺盛,其外耳道相对狭长、肌肉较松弛,咀嚼东西时颌关节的力量不够,平时耵聍不易被排除;若再常用带有细菌的手指去掏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炎症时,耵聍就会增多,与外界尘土相互聚集,结为较大的团块,甚至变硬,形成棕褐色的耵聍栓塞,紧紧堵塞在耳道内。耵聍栓塞会压迫耳鼓膜,引起耳痛、耳鸣甚至眩晕。在洗澡、洗头时一旦将水灌入耳道内,耵聍栓塞就会被泡软变大,加重堵塞,引起外耳道、耳鼓膜炎症。有的家长为清除小孩耳内较多的耵聍,便常用发夹、牙签、火柴棒、掏耳勺等掏挖孩子耳朵内的耵聍,这反而有损健康。
1、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引起小孩外耳道发炎或疖肿。
2、由于经常刺激外耳道皮肤,使皮肤瘀血,反而使耵聍分泌增多。
3、如果掏挖耳朵过深,孩子不配合,挣扎或刺激外耳道引发咳嗽反射,可伤及耳鼓膜,发生慢性炎症;或造成耳鼓膜穿孔,引起中耳炎。由此可见,发现小孩耵聍多,家长在掏挖耳朵内的耵聍时,必须慎重、轻拭;若难以取出耵聍,应在医生指导下,先向耳内滴几滴香油或一般的滴耳油,然后由医院五官科医生在额镜、耳镜配合下直视取出。如经常有较多的耵聍,可酌情定期到医院取出,平时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燥,避免发生耵聍栓塞,引起局部的感染。耵聍特别多的小孩,常伴有外耳道炎症,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1、耳朵有自洁功能,到一定时候,耳屎会自己流到外耳来,到时用棉签或软纱布沾点水清理掉即可。
2、耳屎是婴儿耳朵的保护屏障。比如,宝宝喝奶吐奶了,有时是躺着吐的,或者呛奶了,都会流到耳朵里面。从外面流进去了,会被耳屎拦截,而从里面呛入的,耳屎会吸掉一部分,并且阻止奶液流入内耳,这样可以防止中耳炎。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儿童耳屎多是怎么回事)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儿童知识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28)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99健康育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儿童耳屎多是什么原因(儿童耳屎多要掏吗):http://www.wy668.com.cn/youery/5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