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源琨两个孩子的妈妈
十余年经验育儿专家
原创内容 来源:TOM母婴 时间:2022-05-04 19:59:01 阅读() 收藏:23 分享:67 爆
婴儿上蹿下跳,又喜爱探索宇宙,有时候一个不小心,就出了出现意外,这时候,父母可沒有担忧的時间,得像个全能型医务人员,立刻为小宝宝进行紧急救护,才可以防止损害扩张。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1段配方奶粉的内容。
对于宝宝的口粮,妈妈们一向是最关心的,从宝宝出生开始,妈妈们就开始为宝宝吃什么奶做打算。吃什么奶最好?怎么正确吃?妈妈们不妨听国家一级营养师Vivi是怎么说的。
奶是宝宝的重要食粮。家长可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婴儿配方奶粉(1段)。
一般来说市面上不同品牌的婴儿配方,成分均大同小异。相对来说,大品牌的质量控制的比较严格,所以安全比较有保障。
有家长问,孩子马上六个月,提前换2段可不可以?答案是,不可以。孩子满6个月前,都只能吃1段奶粉。
六个月后,宝宝开始吃辅食,这个时候一般就转用较大婴儿配方奶,也就是2段奶粉。
又有家长问,家里1段囤多了,不换行不行?或者是,孩子一换2段就便秘,可以接着吃1段吗?回答是:可以。因为现在并没有足够的科学或医学理据建议一定要转用较大婴儿配方奶。也就是说大宝宝可以喝小宝宝的奶粉,小宝宝却不能喝大宝宝的。
☆家长应用温度不低于70℃的热开水冲调奶粉(即以电热水壶煮沸的水,放置于室温不超过30分钟,一般能合乎这温度),以消灭奶粉中有害的细菌。
☆一岁以下的宝宝并不适宜饮用牛奶。
☆一岁以上就不是婴儿而是幼儿啦,幼儿已能从多样化的饮食摄取所需营养,奶只是孩子均衡饮食的其中一部分,是一种容易获取钙质来源。孩子每天用360-480毫升的奶,基本足够提供他们每日钙质所需。
☆如果宝宝就是不爱喝奶,你也可让他吃其含较高钙质的食物(如豆腐、绿叶蔬菜、酸奶和奶酪等)来摄取足够的钙质。
☆香港卫生署和美国儿科学会都建议1岁以后宝宝可以直接饮用牛奶(包括巴氏奶、常温奶、冷藏奶或全脂奶粉)。家长不须为宝宝转用成长/助长配方奶粉(3、4段)摄取额外营养。
☆国家卫计委建议——“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2岁以内幼儿建议选择配方奶”。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感觉还是奶粉更安全一些。不过考虑到配方奶粉比普通牛奶贵得多,大家酌情选择吧。
☆选择牛奶方面,两岁以下可喝全脂牛奶,二至五岁则可用低脂奶,而五岁或以上可用脱脂奶。
No.1:巴氏奶
指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
识别方法:超市冷藏货架销售,注明巴氏消毒,配料表只有纯牛奶,保质期一般在10-15天,需要冷藏。
No.1原因是安全并且营养保持良好。
并列No.1:常温奶
指经过高温消毒,可以长期在室温保存的牛奶。
识别方法:超市普通货架销售,配料表只有纯牛奶,注明高温消毒,保质期很久,不需要冷藏。
虽然营养保持的稍微不如巴氏奶,但常温奶的选择往往更多元化,保存也更简单安全,因此对于很多对于本地奶源不信任的家长,或者本地奶源选择很少的地区,常温奶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No.3:生鲜奶
指“RawMilk”指从牧场直接供应,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或消毒处理的牛奶。
识别方法:一般由鲜奶店或者牧场直接销售,没有注明巴氏或高温消毒,配料表只有纯牛奶,保质期一般只有几天,需要冷藏。
健康风险使得生鲜奶要不不安全,要不加热失去营养,所以可以作为1和2不可选择或者没有好选择时候的备选项。如果你选择这个选项,要记得煮沸消毒。
No.4:全脂奶粉
对于一些地区的爸妈们,如果1-3都没有好选择,也没有办法煮沸消毒生鲜奶时候,优质的全脂奶粉可以成为替补者,前提是没有太多其他添加成分。
除了上面这四种健康的奶以外,还有复原乳、调制奶、含乳饮料、奶味饮料等等,而这些加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乳制品甚至只是含了一丁点奶的饮料,往往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和糖。为了孩子的健康,尽量就不要给孩子喝了。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天然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全母乳喂哺初生婴儿至六个月,之后逐渐添加辅食,并继续喂哺母乳至两岁或以上。
如果你选择了母乳喂养,那么恭喜你,你和宝宝都将为此受益终身,你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看”哪种牛奶最好?“如果你选择了奶粉,我相信你也是爱你的宝宝的,不过总有一些原因使得你不得不为孩子选择了配方奶。这样下面所有的内容都是你所关心的。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宝宝喝哪些奶最好)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人工喂养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84)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妈妈网,陕西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宝宝喝哪些奶最好(1段配方奶粉):http://www.wy668.com.cn/youery/5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