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林淮安育儿博主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
原创内容 来源:妈妈网 时间:2022-05-19 21:54:01 阅读() 收藏:41 分享:54 爆
小朋友来到适度的年龄,便会被送来幼稚园,虽然小朋友会不断的又哭又闹,父母也会由于重要职责将其送进。在幼稚园里,小朋友会触碰到大量的朋友,会基本产生班集体团队的定义,有利于之后的学习培训。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怎么判断孩子出现“牵拉肘”的内容。
家长要避免哪些伤害孩子骨骼的行为?宝宝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到能够坐立,到慢慢会爬、会行走……每一个变化都会给家长带来莫大的喜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家长的动作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究竟哪些行为是家长要避免的呢?
出现牵拉肘的那只胳膊曾被大人牵过;前臂不能自行抬举或屈曲,前后转动会疼痛;手肘桡骨头处有明显压痛。
让孩子坐在家长怀中,医生面对孩子坐好,双手握住宝宝的腕、肘,先小范围轻轻旋转,慢慢加大旋转范围,若听到关节响声,说明已经入臼。有的孩子症状像是牵拉肘,但整复时听不到关节复位的声响,这种情况一般是脱臼早已自行复位,仍然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发炎,此时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消炎治疗。
1.0-3个月襁褓不要太紧太直
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尤其是容易惊醒的宝宝,打襁褓确实是一个助睡好方法,因此,有不少家长会在宝宝刚出生的几个月给宝宝打襁褓。
打襁褓的关键是要松紧得当。太紧会限制宝宝胸部的活动,影响肺和横膈膜的活动和功能,使肺部发生感染的机会增加,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使宝宝经常发生溢奶、吐奶。
打襁褓时,要让宝宝的腿有活动的空间,不要把宝宝的腿拉得直直地捆好,这样做并不能预防“罗圈腿”,还会限制下肢活动,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可能引起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影响髋臼的发育。
2.4~7个月学坐不要太早太久
宝宝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容易弯曲变形。而且宝宝的韧带、肌肉还比较薄弱,尤其是有佝偻病的宝宝。如果让宝宝学坐得过早、坐的时间过长,无形中增加了脊柱的压力,很容易引起脊柱侧弯或驼背。
因此,要让宝宝按照正常的生长发育规律发展,而不是越早越好。要鼓励宝宝练习爬行,使全身尤其是四肢的肌肉得到锻炼。
3.7~9个月避免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
对于不少家长来说,学步车不仅是孩子学步的工具,也给自己减轻了一定负担。可如果宝宝过早、过多使用学步车,不仅不能促进发育,还可能造成骨骼畸形。学步车的坐垫较高,宝宝只能用脚尖触地滑行,所以前行时,基本是用脚尖用力,容易造成宝宝的足关节变形,脚后跟外翻,导致扁平足。过早、过多地使用学步车,还容易出现“X”或“O”型腿。另外,宝宝的头重脚轻,缺乏安全保护,一旦摔倒头部很容易受伤。
所以最好等宝宝满9个月以后才使用学步车,而且每次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
4.1~5岁不要用力拉胳膊
有的家长正牵着孩子走路,这时孩子突然跌倒,家长仍然拉着他的手;或者突然用力地拉孩子的一只胳膊,都有可能使孩子出现牵拉肘。因为孩子的桡骨头尚未完全发育,周围只有一条环形韧带所围绕,即桡骨环状韧带。环状韧带不足以紧密包裹桡骨头,加上关节囊松弛,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半脱位。因此家长平时要注意不要用力拉宝宝胳膊,宝宝摔倒了,也不太拉着宝宝的一只胳膊起来,以免使宝宝受伤。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家长要避免哪些伤害孩子骨骼的行为)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幼儿健康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00)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新浪儿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家长要避免哪些伤害孩子骨骼的行为(怎么判断孩子出现“牵拉肘”):http://www.wy668.com.cn/youery/7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