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幼儿园 >
优质

肠绞痛按摩手法图(揉板门)

育儿知识

丁希浩优质用户

佛山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新浪育儿 时间:2022-05-30 20:04:01 阅读() 收藏:22 分享:47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幼儿园】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父母们经常苦恼自己的孩子自理能力不行,做啥事都依靠父母,尤其是即将到念书的年纪了,父母们也是为宝宝的自理能力忧虑,要想培养,却又不知道怎样下手。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揉板门的内容。

肠绞痛按摩手法图?宝宝肠绞痛大多是因为神经发育不成熟导致的,家长可以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来帮助缓解疼痛。

揉板门

位置:在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一手固定孩子的手掌,然后用另一手的拇指指端按揉,称揉板门或者运板门;5分钟。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

分手阴阳

位置:掌心向上,掌后腕横纹(腕部第一横纹)。靠近拇指端为阳池,靠近小指端为阴池。

手法:用两手拇指自掌后腕横纹中央向两侧分推,称分推大横纹,也称分手阴阳;1分钟。

作用:揉分手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揉一窝蜂

位置:一窝风位于手腕背部,屈腕时,手背掌根部中间凹陷处即为一窝风,又被称为外一窝风。

手法:操作者用左手稳定住小儿的左手,使之相对暴露、稳定,用右手拇指顶端或其它手指端蘸滑石粉按住穴位左右旋转揉之;3分钟

作用: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对于寒凝经络所引起的寒凝疼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补脾经

位置: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

手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1分钟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逆运内八卦

位置:八卦穴在手掌面,掌心的周边。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运法,医者以右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拇指,从艮宫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运至震宫止,周而复始的旋运,称为逆运内八卦;3分钟。

作用:逆运治热,降胃气,消素食。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

顺时针摩腹

位置:腹部以肚脐为中心。

手法: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在宝宝的腹部做顺时针环形摩动称摩腹;5分钟。

作用:防治脾运不健、消化不良水谷积滞、腹胀中满。

揉足三里

位置:位于腿部外膝眼下3寸的位置,取穴时手部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就是该穴。

手法:两只手的拇指指端分别按压住两腿的足三里穴,指端位置不动,用力由轻渐重,连续而均匀地用力按压一分钟。

作用: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强身定神,对于肝郁气结引起的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情绪紧张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按揉外劳宫

按揉外劳宫

位置:掌背第三、第四掌骨歧缝间凹陷中。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以拇指指甲掐之,称掐外劳宫;5分钟。

作用:温阳散寒、升阳举陷、发汗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腹胀、腹痛、肠鸣、腹泻、遗尿、脱肛、疝气等。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肠绞痛按摩手法图)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婴儿健康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75)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六一儿童网贵州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肠绞痛按摩手法图(揉板门):http://www.wy668.com.cn/youery/8537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