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幼儿园 >
优质

母乳性腹泻(母乳性腹泻的原因)

育儿知识

林梓浩美国正面管教PDA家长认证讲师

宁德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39健康育儿 时间:2022-06-05 09:02:01 阅读() 收藏:46 分享:48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幼儿园】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有的人会用洗洁精来洗水果,这是很不提倡的。假如用饮用水清洗得不充足,非常容易造成洗洁精残余进入宝宝肚子里,日积月累对身心健康有伤害。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母乳性腹泻的原因的内容。

母乳性腹泻是宝宝对母乳中某种成分不适应而产生的腹泻症状,多发生在6个月以内的宝宝身上。那么,母乳性腹泻症状有哪些?母乳性腹泻怎么办呢?

母乳性腹泻的原因

1、前列腺素含量高

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会促进胎儿的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

2、乳糖不耐受

婴儿体内缺乏“乳糖酶”,对母乳中的乳糖无法吸收,也会出现母乳性腹泻等问题。乳糖不耐受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可用醋酸铅法测定患儿粪便中乳糖量以初筛,再用去乳糖饮食后迅速见效来证实。

3、妈妈饮食不健康

哺乳期的妈妈饮食不健康,经常吃多油、高脂肪、刺激性的食物,宝宝吸收了母体的乳汁后也可能引发母乳性腹泻问题。

母乳性腹泻的症状

1、排便次数增多

排便次数增多,少则三四次,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九次十次。

2、便状异常

宝宝拉出来的便便水分多,便状呈泡沫稀水样,伴有特殊酸臭味,时见便状稀绿,带有泡沫和奶瓣,偶见条状透明粘液。

3、婴儿无其它异常症状

母乳性腹泻的婴儿不会出现发热症状,婴儿无哭闹无痛苦反应,无感染异常。婴儿精神状态佳,食欲无变化。宝宝的体重增长稳定(每10天300g上下)。当然如果腹泻时间长就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所以父母需要观察。

4、重型母乳性腹泻

每天排便超过10-20次,便便为“蛋花”水样,婴儿出现哭闹、尿少或无尿等脱水症状,精神不振,病精继续发展将出现血压下降而休克。

5、迁延型腹泻

当轻型的母乳性腹泻如果长时间不治疗,就会发展成迁延型腹泻。迁延型腹泻的病程达1个月以上,病情时轻时重,重时吐、泻频繁似重型腹泻。

母乳性腹泻怎么办

1、生理性腹泻不用治疗

如果宝宝是轻型生理性腹泻,不需要治疗,可以继续哺乳。当婴儿机体渐渐适应母乳中的成分,随着辅食的添加会逐步好转。

2、给宝宝添加去乳糖辅食

如果宝宝是乳糖不耐造成腹泻,可以给宝宝进行下面的“去乳糖饮食”喂养,帮助宝宝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

(1)豆浆是一种去乳糖食物,妈妈可以取鲜豆浆100ml,加入葡糖糖少量,约5克,搅拌均匀后,给宝宝食用。一般来说,腹泻会即刻消失。

(2)鱼蛋白也是一种去乳糖食物,可取米汤180ml,加入5g鱼蛋白,冲调均匀,每日可让宝宝饮用三次,可缓解腹泻情况。

3、就医治疗

如果宝宝是重型母乳性腹泻,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治疗。一般可以使用中药治疗,使用健脾止泻胶囊,根据年龄的大小不同剂量,可以将胶囊中的药物祛除胶囊后冲服,同时也可以使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母乳性腹泻怎么预防

1、改变妈妈的饮食

哺乳期的准妈妈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喝汤时把浮油撇净,建议每天早餐喝小米粥,吃清淡的素炒蔬菜,平时多吃水果,保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2、注意乳头卫生

病从口入,宝宝母乳性腹泻很大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妈妈的乳头不干净导致,因此,建议妈妈在喂奶之前先清洗下乳头,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身的清洁卫生。

3、哺乳姿势要正确

宝宝在吸奶时,姿势要正确,不要捂奶头。因为每侧乳房基本吸空后,如果继续吸吮,乳汁中脂肪量会增加,容易引起脂性消化不良。建议让宝宝要吸就吸,不吸就停。每次10分钟左右,饱满的乳房即可基本吸空。

母乳性腹泻是什么

母乳性腹泻是什么

母乳性腹泻由于母乳喂养而引起的小儿腹泻,常常发生在六月龄以内的宝宝身上。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排便上,比如宝宝一般每天要大便3--7次,大便呈泡沫稀水样,还有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气味有特殊的酸臭味,颜色呈微绿色。

但要注意,母乳性腹泻的宝宝不会有发热症状,也不痛苦不会哭闹,也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婴儿精神状态佳,食欲无变化,生长发育不受影响。但是如果腹泻时间比较长,就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因为很可能会导致宝贝出现生长停滞、营养不良等严重情况。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母乳性腹泻)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婴儿疾病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42)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亲子百科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母乳性腹泻(母乳性腹泻的原因):http://www.wy668.com.cn/youery/9010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