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幼儿园 >
优质

早产儿脑瘫如何早期干预(早产儿早期干预会减少脑瘫的状况)

育儿知识

孙希娴知名母婴媒体高级主编

绍兴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亲亲宝贝 时间:2022-06-07 11:36:01 阅读() 收藏:39 分享:48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幼儿园】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针对小宝宝们而言,她们在成长阶段中最重要的也是身心健康,并且究竟是不是身心健康也是有一个评价指标。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早产儿早期干预会减少脑瘫的状况的内容。

早产儿脑瘫如何早期干预?研究证明,早期干预可预防和减少脑瘫的发生。主动运动训练 按照婴儿运动发育规律,根据宝宝的月龄,做俯卧抬头、拉坐、翻身、爬、站和走的强化主动运动训练。

早产儿早期干预会减少脑瘫的状况

研究证明,早期干预可预防和减少脑瘫的发生。

早产儿从出院后1~2周开始,在进行全面早期教育(包括认知、语言、交往能力和情感等)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运动训练,如全身按摩和被动体操,并按照婴儿运动发育规律做俯卧抬头、拉坐、翻身、爬、站和走的强化主动运动训练。

医生定期检查,发现姿势异常、运动落后者做相应的重点康复训练,目的在于发展正常运动和姿势,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结果显示,早期干预组比常规育儿组脑瘫发生减少了3/4,没有一例严重脑瘫患儿。

早产儿出现脑瘫的表现有哪些

1、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3个月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4~5个月时双手能主动伸手触物,而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

2、肌张力异常、脑瘫患儿表现为四肢紧张或松软。

3、姿势异常、脑瘫患儿经常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

4、反射异常、正常小儿头部位置突然放低时会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的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脑瘫患儿则不会消失。

早产儿脑瘫如何早期干预

早产儿脑瘫如何早期干预

主动运动训练按照婴儿运动发育规律,根据宝宝的月龄,做俯卧抬头、拉坐、翻身、爬、站和走的强化主动运动训练。需要强调的是,为早产儿进行主动运动训练,需要一定的强度。

在婴儿觉醒状态下,进行以下训练:

1、俯卧位抬头训练

早产儿从胎龄满40周(从预产期计算)开始,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俯卧在床上,家长用语言和玩具逗引小儿抬头,每次约10分钟,每日4~6次。也可让宝宝俯卧在母亲胸腹部,母亲通过和宝宝对视、说话,逗引宝宝抬头。

拉坐训练这项训练有利于头颈部肌力发展。婴儿平卧位。成人拇指放在婴儿手心(婴儿会抓住手指),扶住婴儿的前臂,使婴儿从仰卧位慢慢拉起成坐位。同时说“坐起来”。婴儿头开始后垂。由于颈部肌力发展,头会和身体一起起来。

2、引导翻身

宝宝3~4个月时,家长可用玩具引导宝宝翻身,可以给他们以适当帮助,每日至少7~8次。

3、平衡训练

将小儿仰卧位放置在被单上,两位家长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每日2~4次。有助缓解小儿肌紧张,促进平衡机制的建立。

4、抓握训练

从3~4个月开始,将玩具放在小儿前方手能够到的地方,诱导宝宝伸手抓物,每日7~8次。

5、坐位训练

5~6个月开始让小儿坐,先靠着坐。也可让小儿双下肢分开,身体前倾坐,逐渐过渡到独坐。每日5~6次,每次5~10分钟。

6、爬行训练

小儿会翻身后可开始练习爬行,呈俯卧位,前面有成人或玩具逗引,用手顶住足底,助宝宝前爬。开始时小儿腹部贴在床面,以后练习时用手支撑着身体、膝部跪着协调爬行,每日累积爬50~100米。

7、扶站、扶走和独走

7~9月开始扶站、扶着走;10~12月逐渐过渡到独站和独走。在此期间经常练习蹲下和起立活动。每日4~6次,每次5~10分钟,加强腿部肌肉训练。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早产儿脑瘫如何早期干预)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早产儿护理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30)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育儿知识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早产儿脑瘫如何早期干预(早产儿早期干预会减少脑瘫的状况):http://www.wy668.com.cn/youery/9206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