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淇萱优质育儿科普作者
莆田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妈妈育儿网 时间:2022-05-20 17:32:00 阅读() 收藏:49 分享:70 爆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头宝,但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的父母可能会遇到很多的状况,其中孩子不爱吃饭就是一大问题,孩子一旦不好好的吃饭,就会导致身体的营养不良,对孩子的身体状况来说是非常不好的,那么对于育儿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厌奶期的饥饿疗法应该怎样做?的内容。
抚养过孩子的父母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宝宝本来一切都是正常的,身体没有任何异常症状,吃东西也一直很正常,但突然有一段时间变得不喜欢吃奶了,孩子的精神活力也不如从前了,注意力也不像以前那样集中了,这就是孩子遇到厌奶期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现在有一种饥饿疗法,下面详细介绍这种方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饥饿疗法”:等到孩子真正饿时才喂他,并让他逐渐养成正常进食的规律和习惯。
由于孩子已经对吃饭兴致不足,开始实施饥饿疗法时,孩子即使已经饿了,也不会专心地坚持到吃饱,往往吃到半饱时就开始玩了。这时,家长要注意控制吃饭的时间,一般20~30分钟后就要停止喂养。等下次吃饭时间到了,再给他吃。当然,很可能孩子还没到下次吃饭时间就已经饿了,闹着要吃的。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心软,要想尽办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玩喜欢的玩具,做喜欢的游戏,甚至可以带孩子外出。这段时间可以给孩子喝些水,但是绝不能给他任何东西吃。等到下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再给孩子喂饭。几次后,孩子就会明白吃饭的真正含义——不吃饱就会饿着。
有一点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能用“谁让平时不好好吃饭,就让饿着!”这类的话刺激孩子。家长应该作出“装傻”、“同情”或“无奈”的举动,假装帮孩子到处找吃的,或找钱准备出去给他买食物,当然,最终肯定没有找到任何能吃的东西,也没有找到钱去买食物。这样就不会使孩子心里产生对“饥饿疗法”的抵触情绪。
饥饿的刺激能促使孩子明白吃饱的含义,不仅可以改变孩子对吃饭的兴趣,保证他每次吃到足够的量,保障孩子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养成他集中注意力做事的习惯。
小结:
1.孩子具有良好的进食习惯,才能保证营养素的摄入,使孩子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也就是说,均衡营养组合+良好进食行为,才能培育出真正健壮的孩子。
2.饥饿训练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改变孩子不良饮食行为的方法。一定要使孩子自己认识到不集中精力吃饱饭就会挨饿,这样才可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又将这种饥饿疗法称为“愉快饥饿疗法”。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厌奶期如何治疗)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11)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99健康网,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厌奶期的饥饿疗法应该怎样做?(厌奶期如何治疗):http://www.wy668.com.cn/youery/9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