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不教认字的幼儿园有多牛?反正外国人专挑这种上
不教认字的幼儿园有多牛?反正外国人专挑这种上
原创内容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28 08:51:01 阅读() 收藏:43 分享:62 爆
前段日子我看到了个短视频,可爱极了。
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娃,举着个大锯子,在那儿拉木头:
▲图片来自于VEER图库
本来以为是什么亲子旅游项目,马上被见多识广的同事鄙视了:我看过这个新闻,这是家森林幼儿园吧。
森林幼儿园,对我来说是个耳熟但并不熟悉的概念。
在网上看了更多资料后,意识到森林幼儿园画风是这样的:
夏季的风,清凉的雨,孩子们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奔跑:
▲图片来自于VEER图库
突然,一棵一抱粗的树上爬下来一只昆虫,孩子们赶紧用玻璃罐接住它,拿到阳光下细细观察。观察完后,他们又把昆虫放回树林里:
▲图片来自于VEER图库
他们的腿上全是踩过水塘后留下的泥巴,但脸上却带着无比开心的笑容:
▲图片来自于VEER图库
在森林幼儿园,孩子全天都在户外上课,每天最重要的事,是爬树、观察昆虫、搭木头房子或是玩泥坑。
真的是和国内幼儿园差别太大了。
今天的文章是一位德国爸爸的自述。他名叫 Tim Vukan,中文名字叫吴狄赫。
女儿三岁多的时候,Tim 送她回德国上了一年半的森林幼儿园。
之所以要去德国上,是因为森林幼儿园在德国已经非常普及:全国有 1500 多所,并且享受政府补贴,家长自己只需要出很少一部分学费。
Tim 说,上森林幼儿园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在这一年半里,孩子从来没有生过病。
除了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锻炼,Tim 说自己女儿的平和与自信,也是多亏了森林幼儿园。
这两年,国内也陆陆续续有了一些森林幼儿园。但今天,我们并不是来向你安利森林幼儿园的。
相反,它背后传递的理念,或许对我们中国家长更有意义。
一起来看看 Tim 的介绍吧——
//
送女儿上了森林幼儿园,才知道玩也是一种能力
自述:Tim Vukan
//
想让孩子少生病,什么办法最好?
要是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让孩子尽可能地“脏”。
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孩子经常在户外活动。刮风、下雨、大太阳,都是锻炼孩子的机会。
我家女儿就是这样,在森林幼儿园玩了1年半的泥巴,一次病都没有生。
除了更健康的体魄,女儿在精神和意志品质上也变得更健壮。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赐。
和自然接触,最大的好处是不会生病
女儿上了森林幼儿园,每天回家就像个小泥人。
今天身上是木屑,明天是落叶,每天都有泥土——这是意料之中的,天天在户外运动,回来不脏兮兮的才奇怪。
▲Tim的宝宝在森林幼儿园
但我们在国内的一些朋友,听到这些时就好奇:泥土有细菌、室外虫子叮咬也更多,不怕感染吗?
而且天天在外面,气温忽冷忽热,孩子难道不会更容易生病吗?
下雨天呢?也是在户外吗?
对这些问题,我的回答基本都是:这些都不是事儿啊。
女儿去的这家森林幼儿园,零下15度的冬天,照样去上学。
▲在我的家乡汉堡,冬季很寒冷。
除非是极端的暴风雨天气,无论是刮风、下雪还是大太阳,都不会影响正常户外开课。
每天风吹日晒加雨淋,并没有让孩子落得一身病。恰恰相反,他们的身体素质通常很好。
有科学研究证明,这是因为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了孩子的抵抗力。
而且在室外,不会不通风,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室内幼儿园最常见的交叉感染。
当然,我们在出门之前,也会确保孩子穿暖和了。时间久了,女儿自己也学会了什么天气应该穿什么出门。
▲通常她能给根据当天的天气判断,今天该穿什么。
——她会把自己包成一只小洋葱,一层衣服接着一层,也方便上课时穿脱。
怎么让孩子越玩越聪明?
我在这儿找到了答案
孩子们身体健康,也就有更多能量去释放了。
而在森林幼儿园里,每天都有各种活动,等着他们自己安排。
比如有的孩子会结伴去农场看猪、山羊,有的喜欢比赛今天谁跑得快;
▲我们那里农场的猪
一到冬天,他们就去滚雪球或是滑雪。
我女儿有段时间最喜欢的活动是爬树。
这不是老师规定要完成的“作业”,而是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要不要爬。
老师也不会管孩子到底会爬多高,但会在需要的时候抱他们下来。
这些室外活动,老师都不会手把手教,但其实孩子聪明着呢:
当他们发现没有大人了,就会去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想办法找同伴帮忙。他们也不会去挑战自己觉得不行的高度,比大人在的时候谨慎得多。
记得女儿有一次放学回来后,特别骄傲地告诉我,“今天我爬了一棵好高的树。”
▲能想象么?这是孩子们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果子
我知道她能做到,一定是思考了很多、尝试过很多次后才成功的,我也特别为她骄傲。
新鲜的环境,给孩子们无限的创造力
森林幼儿园不像室内幼儿园,有各种现成的玩具。你想要玩什么,都得自己动手做。
在森林幼儿园,原木是很常见的原始素材。
孩子们可以把它做成木头梯子,或者是秋千:
▲图片来自于VEER图库
野心更大一点,还可以做小树屋:
▲Tim手机里记录的孩子们的“杰作”
要把这些东西做出来,孩子们必须要分工合作:有人找木头,有人搬回来,有人规划搭建,有人做后勤支持。
这些手工中用的刀,刀锋通常是圆弧形的,能够更大程度上避免受伤。
看过一项研究,户外活动会让更多氧气、血液和葡萄糖输送到大脑,大脑会因此变得更加活跃。
我猜,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也是这样被激发的。
在森林幼儿园,女儿学会了照顾人,
也变得淡定自信
森林幼儿园大多是 20 多个孩子配两个老师。很多情况下,孩子们需要互相帮助,大一点的要照顾小一点的。
我们后来发现,可能是因为在学校里锻炼过,再加上室外环境没那么吵闹,女儿逐渐被培养出了一股淡定的气质。
我和她妈妈带着她出去旅游,她都会比较配合我们的行动;在外面看到有哭闹的小小孩,她会上前安慰;出去玩滑滑梯,她也会有秩序地等候排队。
她虽然现在只有 5 岁,但我们在家里,都能与她平和地沟通、好好说话。
这大概就是自然对人的塑造吧。
▲Tim拍摄的德国森林里的山羊和蝴蝶
和Tim聊完,我想起德国有家森林幼儿园,是这么描述自己的教育理念的:
▲来自德国罗宾汉森林幼儿园的官网
我是天与地的孩子
我是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孩子
我是光与爱的孩子
我会成为 会成为 我本来的样子
在德国人看来,幼儿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孩子玩。
德国的学前教育里,“玩”是为了更有效地塑造孩子的品格,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
像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互相照应这样的品格和能力,在德国人眼里,比早几年认字要更加重要。
▲图片来自于VEER图库
Tim 所描述的学前教育,对我们中国家长来说,的确有点理想化。
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还是可以做些小改变:
比如保证孩子每周有一次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比如多给他们布置一点生活任务,而不是事事包办;
在他们玩很脏的时候,别去纠结今天又要多洗一件衣服,而是看到孩子在这个过程里收获了什么。
我们养育一个孩子,不是为了让他学会多少汉字,能说多少英语,去应付一个又一个兴趣班。
去探索,去创造,去释放天性,才是孩子该做的事呀。
特约作者:Tim Vukan ,来自德国汉堡的中国文化迷,家有5岁中德混血女宝。中文超好、带娃超细心!
文章转自于公众号:年糕妈妈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528)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不教认字的幼儿园有多牛?反正外国人专挑这种上:http://www.wy668.com.cn/yuerdq/34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