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籁认证宝妈用户
汕头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知乎 时间:2022-06-23 10:52:01 阅读() 收藏:60 分享:53 爆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早餐随随便便吃片面包和饼干,完全忽略了水果蔬菜的摄取,这种饮食坏习惯绝对不能延续到孩子身上哦。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针眼是怎么引起的的内容。
针眼是怎么引起的?针眼是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是由于我们有不好的用眼习惯,过度用眼所致。常有听说看到了不好的东西容易长针眼其实并没有科学道理。一旦长了针眼会持续几天眼部红肿难受,小编教你几种方法让你远离针眼。
许多人没有注意眼睛的清洁。比方有人喜欢用手揉眼睛,很容易使细菌自腺体的出口跑进去,造成感染,而造成眼部脆弱的眼睑发生炎症。经常揉眼的人,特别容易患上针眼,因此一定要改掉这种不良习惯,注意清洗手,减少揉眼的次数。如果有习惯化妆的女性,一定要注意睡前要卸妆,以免细菌感染。
如果眼睛感到疲劳,如熬夜、工作过度,眼睛太过于疲劳,会让眼睛四周的眼轮肌收缩,易将腺体的出口堵住。如果有戴隐形眼镜的,在长针眼期间停止佩戴,以免加速眼球的干涩程度和疲劳程度。晚上也尽量少玩手机,尽早休息眼球。
针眼又称为睑腺炎、麦粒肿。眼睑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膜面埋在睑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而我们俗称的针眼就是由于这两种眼睑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针眼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麦粒肿,一种是内麦粒肿。
1.外麦粒肿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2.内麦粒肿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脚上长类似针眼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真的针眼,而是鸡眼。
鸡眼是种物理性皮肤病,是由于长期摩擦和压迫引起的皮肤角质增生性损害。好发于受压或着力部位,如脚掌的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偶见于趾背。损害多单发,豌豆大小,表面光滑或略隆起,界限清楚呈黄色,中心有倒圆锥状的角质栓嵌入真皮乳头层,压迫神经末梢,故行走,站立时引起疼痛。
解决办法:鸡眼的治疗常采用市售鸡眼膏敷贴,中药鸦胆子捣碎外敷,冷冻,电凝,鸡眼挖除术等方法,同时要求患者穿合适的软底鞋,鞋内衬柔软的鞋垫,减少摩擦和挤压。另外建议试试用一块胶布中间剪一小眼,贴鸡眼上,小眼出现鸡眼,再撒眼上一点尿素面(化肥)再用一块胶布压住,三日换一次,换六次,鸡眼自消自灭。
麦粒肿通常数天即可痊愈,但是这个过程往往疼痛难耐。小编教你一下小窍门可以让你的针眼好得更快。
1.初期热敷
麦粒肿初期或脓肿未形成时,都可局部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热敷能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2.涂药
结合膜囊内涂0.&127;5%金霉素药膏或其他抗生素药膏等。每日2~3次。有全身症状者,可服抗生素或磺胺药,也或肌注青霉素。
3.切除法
一旦脓头出现就应及时切开排脓,不要等到自行破溃,这样可以减少病儿的疼痛,并可缩短疗程。
但注意不要自己切除,最好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排脓,并配合药物消炎,以免引起感染伤害眼睛。
4.饮食注意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不吃刺激食物,少吃辣椒和油腻食物,多饮水并保持大便通畅。
5.酒精涂抹法
麦粒肿病虽小,但很是让人烦恼,痛苦不堪,医疗上又无治疗好办法,用酒精棉球擦拭眼睫毛根部效果非常好。
方法是:当开始患病---眼睑发痒、出现红肿或疼痛时,即刻用酒精棉球擦眼睫毛。擦时要双眼紧闭,用酒精棉球(不要太湿,太湿时挤掉一些酒精)在眼睫毛根处来回轻轻擦几下。擦后双眼会感到发热(发热时不可睁眼,否则酒精会渗透到眼里使眼睛疼痛),待热劲过后再睁眼。只要当天擦2~3次就可消肿。
这个方法小编亲测,确实能快速缓解麦粒肿带来的红肿疼痛感,最终也能更快痊愈,不过往往由于刺激性较大会流眼泪。这个方法适合不怕疼痛的患者。
6.不要随意挤压
无论内外麦粒肿,如果加压挤脓,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织炎、海绵栓塞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长“针眼”时,切忌挤压。
长针眼多是和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关的。如常吃辛辣刺激上火油腻等食物,会导致人的体质更易上火,眼部的免疫力降低,所以建议患者不吃辛辣食品,少吃荤腥及热性食品,平时多用毛巾热敷眼睑,使睑板腺开口不阻塞,可减少麦粒肿发作的机会。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不良用眼习惯)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饮食调理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519)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家庭医生在线,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针眼是怎么引起的(不良用眼习惯):http://www.wy668.com.cn/youery/11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