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寒认证宝妈用户
哺育教育工作者
原创内容 来源:巧虎乐智小天地 时间:2022-04-01 15:04:01 阅读() 收藏:38 分享:53 爆
在生活中适当的食用一些梨子水和川贝炖梨子,都是可以帮助宝宝很好的缓解干咳的症状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那么对于养护问题 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秋天食材药材宜忌的内容。
秋天从农历的7月开始,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前45天,为“立秋”、“处暑”、“白露”3个节气,此时暑热未消,秋阳似火,但早晚有秋凉;后45天,为“秋分”、“寒露”、“霜降”3个节气,此时暑热已消,秋凉渐渐加重而转寒。
“秋燥”为秋季的主要气候特点,而自然界的变化则由“生长”转为“收藏”。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又有“温燥”与“凉燥”之分。如秋初久晴无雨,秋阳暴烈,属温燥性质;深秋初凉,西风肃杀,属凉燥性质。但无论温燥、凉燥,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主要特征。
秋季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才不至于“肝气犯肺”。因秋气燥,容易有咳嗽少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手脚心热等症状,所以要滋阴润肺,要多喝水且宜食麻(芝麻)以润其燥,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
小儿养生应顺应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抑肺扶肝、增酸减辛。秋天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辣椒,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多喝开水、豆浆、果汁。新鲜蔬果具润燥通便的功能且富含水分,多食可补津液。梨子、柿子、甘蔗、枇杷、胡萝卜及莲藕等为秋季适宜的养生蔬果。
常用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石斛、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黄芪、党参、白朮、人参、茯苓、苍朮、薏苡仁。
中医认为,“转骨”,即选用补肾壮骨、健脾益气的中药调理,可帮助孩子长高,完善脑垂体激素分泌,增强孩子的体质,并改善过敏。而“转骨”的最佳时机为每年的秋季,即立秋至秋分之间。一般“转骨”的适合年龄:男孩为13~17岁,女孩为11~15岁,青少年在11~17岁这段时间迅速成长,通过“转骨方”可使气血充盈、发育更完善。应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好好调理,如果错过这个好时机,长骨干骺端愈合,再想长高就难了。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小儿药膳方)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83)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中婴网,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秋天食材药材宜忌(小儿药膳方):http://www.wy668.com.cn/youery/3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