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姬优质会员
哺育教育工作者
原创内容 来源:小红书 时间:2022-04-01 15:05:01 阅读() 收藏:24 分享:63 爆
我们做为家长的都知道,孩子吃饭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我们的孩子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的话,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要注意,幼儿宝宝吃饭是要注意很多事项的,那么对于养护问题 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中药治疗宝宝哪些疾病最有效的内容。
专家表示宝宝吃中药并没有年龄限制,大人吃煎药,宝宝通常则是科学药粉。让宝宝吃中药必须注意,考虑到宝宝的体质、体重、年龄、身高与疾病状态的不同,药方、剂量都会有所调整,若宝宝有肝肾功能的问题,不建议直接给中药,因此若需要服用中药,应由专业医生处方,不可听信配方。
中药的药性温和很适合宝宝服用,特别是感冒、过敏及肠胃问题最适合以中药来治疗,由于1~6个月左右的婴儿仍有自母体来的抗体,生病机会不大,6个月后抗体才会逐渐减弱。进入幼儿园后,因为接触的环境较复杂,则容易增加感染病菌的机会。像因为感冒服用药物而造成的食欲不佳,可以让宝宝喝四神汤、山药炖排骨等可提振食欲的药膳;若是胀气,则可以让宝宝以炒麦芽加水煮后饮用,帮助宝宝的肠胃消化;若是便秘,排除了肠胃方面疾病(如肠胃道肿瘤、巨肠症等),可以让宝宝喝桑葚汁、黑枣汁,便可解决便秘问题,到宝宝2岁之后可以在饮料中加蒟蒻粉,同样可解决其排便困难的问题。
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在药材的选择上以性平、味甘为宜,如黄耆、红枣、枸杞、山药等皆可。一般中医师不会给宝宝吃不适当的药物,倒是家长可能于日常食物上给宝宝吃了过于温燥或寒凉的食品。例如部分家长认为羊奶可以抗过敏,便常给宝宝饮用,其实羊奶本身甘温且蛋白质偏高,并不适合热性过敏体质的小宝宝,有时反而增加身体的负担;而参片也常是家长给宝宝口含的药材之一,但对宝宝而言,却过于温燥;至于寒凉的食品,如瓜类及绿豆等吃太多,对宝宝的脾胃也是一种负担。
1。在帮宝宝加水搅拌中药药粉时,应按照医嘱控制适当水量,避免水量过多或过少,并且以汤匙喂食。
2。喂食中药药粉不应加在水以外的饮料(如牛奶、果汁等)中,避免饮料吸附药性,甚至造成宝宝抗拒喝奶的结果。
3。当宝宝6个月后开始吃辅食之后,可在一汤匙份量的麦粉中加入药粉后再加水,搅拌成易入口的糊状方便让宝宝吃。
因为中药的药性温和且针对体质施药,因此较适合服用。西药的药性偏冷,如类固醇,对宝宝的刺激性较大。但西医与中医都各有其优点,对于急性的症状,西医的药物可以很快压制,而中药则需要长期服用,但其温和的药性,加上副作用小,对宝宝身体的刺激相对的也比西药来得轻微。
除了内服的中药,许多家长可能会给宝宝使用一些含有中药成分的用品,如痱子粉、蚊虫叮咬的药膏等,这些含有中药成分的产品是否真的适合宝宝呢?中药的爽身粉所使用的药材成分稳定温和,给宝宝使用的效果不错。有的家长可能会给难入睡的孩子服用一些安神的药粉,让宝宝晚上可以好眠,但其药粉内往往含有铅、汞、磺胺剂等重金属,可能会有中毒的危险。
在给宝宝服用中药的家长中,有一些可能是没有带宝宝给专业的中医师看诊过,只是听街坊邻居说某药材对某症状有效,或是从某处得到来路不明的药方就抓药给宝宝吃,这样服用中药的方式实在不妥当。虽然中药药性温和,但仍需要依照体质下药,家长如果随便给宝宝服用,小则浪费钱,大则可能会有伤身的反效果。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宝宝服中药 3点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33)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360常识网,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中药治疗宝宝哪些疾病最有效(宝宝服中药 3点注意事项):http://www.wy668.com.cn/youery/3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