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莠优质用户
深圳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宝宝树 时间:2022-06-04 09:05:01 阅读() 收藏:30 分享:80 爆
有的人会用洗洁精来洗水果,这是很不提倡的。假如用饮用水清洗得不充足,非常容易造成洗洁精残余进入宝宝肚子里,日积月累对身心健康有伤害。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立秋的气候特点的内容。
2018年立秋是几月几日?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2018年立秋是8月7日,农历2018年六月(小)廿六,星期二。
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此外,秋的含义,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立秋三侯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1、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2、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3、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4、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2018年立秋是8月7日,农历2018年六月(小)廿六,星期二。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节气公式:-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5,20世纪=8.35。
举例说明:2088年立秋日期=-=28-22=6,8月6日是立秋。
例外:2002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2018年立秋是几月几日)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婴儿健康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64)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一起过健康网,海南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2018年立秋是几月几日(立秋的气候特点):http://www.wy668.com.cn/youery/8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