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熙彦国家高级营养讲师
贵阳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复禾健康 时间:2022-06-11 08:55:01 阅读() 收藏:24 分享:53 爆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中小学校,不但要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家长也要“明确教师,确信学校”。明确有效的沟流方式有益于建立家长和学校间良好的互动,促进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怎样做到不溺爱孩子的内容。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许多家长把握不好度,把爱变成了娇惯。那么。家长如何能做到爱孩子,但不娇惯呢?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塔尔沙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王涛曾指出,立规矩要从婴儿期开始。家长要制定并坚持原则,教会孩子面对挫折,长期坚持,孩子也可从明确的界限中获得安全感。
家长要控制自己的保护欲望,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比如孩子摔倒时,父母不妨“冷眼旁观”,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若孩子哭闹着不肯起身,不妨拉他起来,但“晾”一会,然后告诉孩子凡事要靠自己。
责任感的养成要从小开始。比如孩子上学忘记带作业,被老师批评。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去学校跟老师解释清楚,让孩子自己回家拿作业。然后告诉孩子,家长去学校解释,是出于爱你,但没带作业是你的错,被老师惩罚也是应该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做过一项经典的发展心理学试验:他找来数十名儿童,给他们一些糖果,并告诉孩子,可以马上吃掉糖果,也可以等15分钟并多得一颗作为奖励。最终,有1/3的孩子成功克制了欲望,等到了奖励。几十年后,米歇尔又跟踪调查了这些孩子的现状,结果发现,能克制欲望的那些孩子更健康,也更成功。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可以按照需求分等级。像买玩具、吃炸鸡之类的要求,不要马上满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做家务。首先要让孩子明确,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注意不要说“你帮我干点活”,也不要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干活。更重要的是,不要用劳动来惩罚孩子,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厌恶感。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幼儿教育)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行为习惯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549)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三优亲子网,湖北省育婴行业协会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怎样做到不溺爱孩子(幼儿教育):http://www.wy668.com.cn/youery/10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