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志优质宝妈用户
漳州育儿博主
原创内容 来源:小红书 时间:2022-06-11 10:05:01 阅读() 收藏:44 分享:56 爆
一岁宝宝开发智力的关键是最先要使宝宝拥有充沛的求知欲,达到宝宝对家人依赖的心理需求,随后再从训练其手眼协调能力、对语言表达的了解能力、激励仿真模拟个人行为、学习培训指认日常生活普遍物件、了解自身人体各位置等下手,从心身各层面推动其全面的发展。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经常说教孩子对孩子有哪些影响的内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这时就会受到父母的训斥,那么就,家长经常说教孩子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家长说教需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1、影响到亲子关系。
作为家长总觉得自己在身份上能够压得住孩子,于是常常会板起脸来训斥孩子。当孩子见惯了家长的这种脸色,听惯了家长的这种语气时,他们的心理上是和家长保持着距离的,也就是说会直接影响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2、抵触心理。
当孩子对家长的大吼司空见惯了之后,这种方式的管教效力也就会越来越低,从而导致孩子的不听话行为根本就改正不了,因为孩子永远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就是不听话的。甚至当父母对孩子大吼的时候,孩子首先想到的是逃避与抵触,甚至还会顶嘴。
3、孩子效仿。
我们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时间最长的老师,所以家长的任何行为都会影响到孩子。如果现在家长对孩子大吼大叫,那么今后孩子长大成人做了父母也会对他的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在今后的人际关系处理过程中遇到不痛快的事也会大吼大叫,直接拉低整个人的形象。
第一,正确认识孩子的认知能力。
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会发展出不同的能力,超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比如3~6岁的孩子才能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坐在教室听讲,如果让一个两岁孩子认真听讲,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用简洁、易懂的方式表达。
为了让孩子爱读书,犹太人会在书中悄悄夹一块巧克力或擦上蜂蜜,让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书就形成“书本是甜的”这一概念。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首次感知”。对0~3岁的婴幼儿而言,首次感知的经验如同白纸上画的第一条线。当孩子稍大一些,父母会问孩子,如果发生火灾,你会带什么离开?孩子的回答可能各不相同,但父母会启发他们:书本是最珍贵的财富,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也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指出他错在哪里,以及如何改正。
第三,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他们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而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作用”就很重要了。建议父母以自己为榜样,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让其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七分等是指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步调、敏感期等,等待孩子自我学习,让他自己去尝试、去体验、去失败、去成功。“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人体有一定的自愈功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所以,父母不要过于频繁地去纠正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自我学习和消化的时间。孩子的成长,需要时日和世事的打磨,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幼儿家庭教育)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行为习惯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29)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知乎育儿知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经常说教孩子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幼儿家庭教育):http://www.wy668.com.cn/youery/10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