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香育儿知识优质作者
儿童生长发育领域专家
原创内容 来源:复禾健康 时间:2022-07-05 21:08:01 阅读() 收藏:39 分享:75 爆
幼儿园的教学阶段分为小班、中班、大班,每个教学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都大同小异,主要以教玩具制作为多,小班的时候玩具制作肯定要简单一些,到了中班,玩具制作就要稍微的难一点,它是从小班、中班、大班的一种递进模式。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产后子宫恢复好的标志的内容。
抱着刚出生的宝宝出院,却还被其他人怀疑肚子里的宝宝还没生!或是明明刚生完老二,老大却指着你的肚子问:「妈咪,里面还有妹妹吗?」产后虽然肚子消了一点,但还是鼓鼓的!为何产后还会有明显的妈妈肚?从产前到产后,妈咪的子宫有何变化呢?产后的日常子宫照护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请跟着专业的妇产科医生一起来呵护你的子宫!
基本上,产后的妈妈肚有其恢复机转,会随着时间,自然慢慢消退,但倘若罹患胎盘或子宫的疾病,其恢复状况就不会那么好;或是若无搭配适当饮食或适量运动,还是可能会变成赘肉。
子宫是女性独有的身体器官,处于骨盆腔中央,位于膀胱后方与直肠前方。由平滑肌构成的子宫,包含子宫腔和子宫颈两部分。子宫的形状由如电灯泡,子宫腔就是电灯泡的玻璃部份,子宫颈则为电灯泡金属螺纹处。
子宫是孕育下一代的所在,宝宝就是在这里开始成长与发育。而从怀孕后,妈咪的身体为了调节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出现一系列变化,其中以子宫变化最显著。接下来,就从重量、容量以及位置等三方面来详细介绍从产前到产后的子宫变化。
在未怀孕时,一般正常的子宫重量为50~70公克。随着孕期发展,子宫的重量也跟着变重。当胎儿长大到足月时,子宫甚至会重达约1000公克。直到产后一星期左右,子宫重量还有500公克;两星期后,子宫约为300公克;大约4~6星期后,子宫重量就会恢复到未怀孕前的50~70公克。
容量
为了让胎儿有空间足以生长,子宫将随之增大,子宫的肌肉细胞会变得肥大,其容量会比怀孕前增大许多。在未怀孕前,其实子宫是很小的,约只有10 c.c.左右的容量。到了足月时,每个人的状态不太相同,可能会增加到5公升,甚至到20公升,也就是可以增加500~1000倍。
位置
在外观上,整个子宫的高度也会随孕期改变。怀孕的前3个月,因子宫仍位于骨盘腔里,妈咪较不易察觉子宫位置的变化。约于怀孕3个月时,子宫底部位在耻骨联合处。孕期5个月,子宫底高度约在肚脐位置,这时候妈咪的子宫增大,将腹部向外挤,因此从外观也会有较明显隆起的肚子。到了即将临盆前,足月9个月时,子宫大概接近在剑突下两指的位置。
从生产开始,子宫就会不断收缩而使得胎儿产出。当宝宝出生后,子宫仍会持续自行收缩,正因压缩,使得子宫肌肉层的血管产生缺血性的变化,而让子宫肌肉层的平滑肌细胞与结缔组织缩小,子宫体积也会慢慢缩小。约在产后4~6周逐渐恢复到原本大小。
产后绑上束腹带瘦得比较快吗
有些妈咪为了早点恢复产前窈窕身材,产后就急着使用束腹带,不料绑得太紧,易使血液循环不佳,可能造成子宫、膀胱下垂,增加未来尿失禁、子宫脱垂风险。束腹带主要的功能为固定子宫位置以及减少伤口牵扯;而且束得比较紧,赘肉也不会消比较快!
在足月生产的情况下,一般妈咪体重会增加10~15公斤。而刚生产后,扣除宝宝以及胎盘、羊水等重量的排除及生产过程中的失血及体力消耗,应有将近5公斤的减少,所以,剩下的部份就会变成是所谓的「产后肚」或是「妈妈肚」。
造成明显产后肚的原因,除了残留于身体上的体重之外,还包含被宝宝撑大的子宫。通常子宫需要大约4~6周的复原时间,才能恢复到产前状态。
正是因为子宫还没有回到原本骨盘腔位置,此时,妈咪摸摸自己的肚子,就会摸到一大块有点硬硬圆圆的东西,在肚子里晃来晃去的。排除腹部肿瘤问题,这应该就是子宫了。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产前到产后子宫3变化)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产后恢复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60)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六一儿童网,吉林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产后子宫恢复好的标志(产前到产后子宫3变化):http://www.wy668.com.cn/youery/121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