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铖育儿知识优秀作者
资深母婴用品鉴定师
原创内容 来源:小朗育儿网 时间:2022-03-25 16:26:01 阅读() 收藏:60 分享:44 爆
为了更好地让自己的孩子的快乐成长,妈妈会提前准备食物给他。但许多妈妈只关心了食物是不是有营养成分,却忘记了食物禁忌,結果导致宝宝发生意外那么对于预防保健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儿童尿床是因患有遗尿症的内容。
婴幼儿由于身体各方面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还不具备控制排尿的能力,一般3岁以下的孩子尿床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有不少5岁以上的孩子,仍有有尿床的情况,这让家长很是焦急,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上遗尿症了。
5岁及以上的儿童出现尿床,这属于儿童遗尿症的范畴。引起儿童遗尿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大脑发育迟缓、尿流动力学异常、泌尿系统感染,或梗阻、神经功能异常和精神压力太大等。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家长要做好孩子心理上的引导,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能让遗尿症有所改善。
家长让孩子白天正常喝水,每天保证足够水分摄入。下午3点后不能喝含有咖啡因和茶碱的饮料或食物,不然会增加排尿量。晚餐时间尽量安排在睡觉前4个小时,晚餐以清淡、少油、少盐为原则。晚饭后不能做剧烈运动,睡觉前2个小时尽量不喝水,包括果汁、牛奶或粥汤类。
白天要让孩子规律排尿,正常情况下白天排尿频率在4~7次。睡觉前养成排尿的好习惯,家长可通过定闹钟或用备忘录的方式,提醒孩子睡觉前排小便。另外,让孩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或粗粮,能促进胃肠道蠕动,以免因为便秘而加重遗尿症。
家长需鼓励孩子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树立能战胜疾病信心,这样能强化孩子治疗能动性。当发现孩子尿床时不能过度责备,要给予一定鼓励,减轻心理上负担。也可通过物质奖励来鼓励孩子。
家长白天应多带孩子户外活动,通过排汗能减少排尿量。下肢活动时能促进液体循环,能避免出现水潴留。另外,让孩子学习如何训练膀胱功能,这样对于控制排尿反射和延迟排尿有很大的帮助。
睡觉前在内裤中安装传感器,只要内裤浸湿就会发出警报,孩子可以立马去厕所排尿,久而久之能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减少尿床的次数。
温馨提示
当发现孩子有尿床问题时,家长不要急着抱怨和责备,不然会增加其心理上负担,影响治疗效果,不妨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耐心教育。另外,可以对孩子进行排尿训练,有尿意时可以先让其憋一会,然后再去厕所。随着训练次数增加,能够逐步增加憋尿时间,但憋尿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能扩大膀胱容积,训练排尿本能。每次排尿时也可以尝试着中断排尿,保持10秒钟后再把尿液排干净,这样能提高膀胱控制排尿能力。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儿童尿床是因患有遗尿症)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14)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育儿资讯,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儿童尿床是因患有遗尿症(不妨试试这5种应对方法):http://www.wy668.com.cn/youery/27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