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星育儿知识优质作者
10余年经验育儿专家
原创内容 来源:新浪育儿 时间:2022-03-30 16:47:01 阅读() 收藏:36 分享:79 爆
许多宝宝年纪轻轻牙齿就发生各种各样难题,这让父母们很是头痛。实际上,造成 宝宝牙齿不健康的缘故,通常是宝宝沒有自小就重视牙齿的健康保健,那么对于预防保健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6岁以下儿童不宜用感冒药的内容。
很多家里然会担心在夏天儿童有一些疾病,大部分是感冒发烧的疾病,很多大人一发现孩子发烧就急着用退热药,其实对于儿童感冒药使用,家长要注意几点。
儿童感冒后常见的症状是鼻堵(鼻腔血管充血)、鼻腔干燥(血管扩张和温度升高加快水分蒸发)、咳嗽咯痰(两岁以下儿童多不会咯痰,气管有痰鸣音)和发烧,流行性感冒患者流鼻涕、打喷嚏等过敏症状更明显。所以感冒药中常常含有减轻鼻腔充血的药物(如伪麻黄碱)、抗过敏药物(氯苯那敏,即扑尔敏)和止咳化痰药物等。由于抗过敏药物常常引起嗜睡,而异丙嗪能导致婴儿呼吸抑制,伪麻黄碱则有中枢兴奋和血压的变化,所以这些药物都有使用风险。
目前国内上市的多个儿童感冒药也都含有上述某些成分,如泰诺酚麻美敏混悬液、护彤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库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惠菲宁美敏伪麻溶液等。所以我们建议,两岁以下儿童要禁止服用感冒药,2~6岁儿童尽量避免使用感冒药,6岁以上儿童可以在药师的指导下,根据感冒药的详细用法谨慎选择。考虑到多数感冒药的组分相似,因此切忌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以免药物过量导致严重后果。
慎用退热药
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发烧就急着用退热药,其实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成长发育。只有当体温超过39度时,可配合使用退热药;但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如阿司匹林虽有较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或造成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主张用这种药。在服用退热药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其副作用。
用药别太早
孩子刚刚流点清鼻涕,或者咳嗽两声,家长就立即给吃上药或马上看医生,而且大多数家长愿意选择患儿很多的大医院。结果,本来无碍的轻微感冒,可能由于“保暖”太过,或者周围都是有病的孩子交叉感染,而变成重感冒。所以如果孩子不发烧,吃、拉、撒都正常,不要急于吃药和看医生。
慎用抗生素类药物
由于儿童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除非到万不得已,不要对幼儿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即便使用,剂量也不可过大,用药时间也不宜过长。
不要对孩子灌药
有的小孩嫌药苦,不愿吃药,切记不可捏着鼻子硬灌。硬灌会引起危险,药物容易进入气管,引起呼吸道炎症或窒息。应尽量哄着孩子服用,可吃完药后马上饮用糖水。
给药途径的选择
我们提倡“能口服给药治疗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疗的不静点给药”。虽然注射法给药剂量准确、起效快、不受消化液影响,但也有其不足,除注射部位消毒外,药物的质量、药物的刺激性、药物本身的毒性、输液中的微粒和热原等都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病情不严重时,请选择口服或肌注给药,病情严重时才选择静脉给药。
给药剂量要准确
儿童给药物量一定要根据日龄或体重计算给药量。因给药量大或静点速度过快,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儿童不宜服用成人制剂
儿童用药要选择儿童剂型的药物。不要使用成人规格的糖衣片、缓释片、控释片、胶囊等。因糖衣片、胶囊剂,一方面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另一方面又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如“速效感冒胶囊”等复方制剂中含有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因,高烧的儿童服用后易诱发惊厥抽搐,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儿更不宜服用。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6岁以下儿童不宜用感冒药)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346)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陕西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6岁以下儿童不宜用感冒药(儿童用药注意7大点):http://www.wy668.com.cn/youery/3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