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幼儿园 >
优质

宝宝口中长白斑可能是鹅口疮(鹅口疮怎么治疗)

育儿知识

林娜尔育儿知识优质作者

资深国家心理咨询师

原创内容 来源:妈妈育儿网 时间:2022-04-10 13:56:02 阅读() 收藏:42 分享:73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幼儿园】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宝宝在吃辅食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去吃低过敏、淡口味的食物。而且在吃食物的时候是,我们要从少量开始喂起,同时对食物的味道来说,也是应该从稀到浓吃的。那么对于口腔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宝宝口中长白斑可能是鹅口疮的内容。

口腔

鹅口疮是很多新生婴儿常有的症状,而且新生婴儿实在太小了,不会说话。很多父母都以为是宝宝不乖巧或者是闹脾气,因此就忽然了宝宝其实患有鹅口疮。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宝宝口中长白斑可能是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而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常见于婴幼儿。新生儿发病多源于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喂养者不注意卫生而致病。也有少部分患儿可因滥用抗生素、腹泻等引起菌群失调,或由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所致。

鹅口疮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其中唇、舌、牙龈及口腔黏膜受累较为多见。当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在这些部位可见到一层乳白色的乳凝状物,略高于黏膜,边界清楚。家长很容易将其与奶汁残留形成的奶瓣相混淆,其区别在于,奶瓣可用清水较易擦掉,而鹅口疮则较难。若用力擦拭,还可见到有出血损伤,但不久后白膜又会迅速复原。

鹅口疮感染源:

1、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鹅口疮应该怎样治疗?

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药,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宝宝口腔,局部涂抹制霉菌素甘油,1日涂抹2-3次,连续用至少1周。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在妈妈的乳头上涂抹些药物,以避免真菌在母亲和宝宝之间反复传播。

也可给宝宝口服一些益生菌,以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抑制真菌生长。

鹅口疮护理方法

卫生清洁就可以,过犹不及非好事。平时要注意保持宝宝餐具和食物的卫生,奶瓶、奶嘴、碗勺等要每天煮沸消毒,大人不宜使用宝宝的碗筷,用口嚼烂食物再喂更是要不得。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患上鹅口疮,饮食清淡营养足。宝宝在患上鹅口疮期间,要注意选择易咀嚼、包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是肉类、蛋类和大豆类,并适当提高每天维生素B和C的摄入量,比如是如奇异果、苹果以及各类新鲜蔬菜等等。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C。

自制番茄汁可以为宝宝提供充足的维生素c,也有助于鹅口疮的恢复。具体做法是:将番茄洗净,放入沸水中浸泡,剥皮去子,切小块。用干净纱布包裹绞汁或放到榨汁机里榨汁即可。

如何防止鹅口疮的复发:

首先是宝宝常用的奶具、水杯、小勺子等等,每次用完都要及时的清洗、高温消毒,待自然晾干后,存放于干爽。通风的地方。

妈妈的乳房也需要定时的清洁,并时刻保持乳头的干爽,每次喂奶前要用温水冲洗下奶头。

总之一切与宝宝口腔接触的东西都要保持干燥清洁。还有不要给宝宝喝剩下的奶水,这是很多妈妈都会发生的,尤其是在夏天,更不能这样做。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宝宝口中长白斑可能是鹅口疮)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65)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TOM母婴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宝宝口中长白斑可能是鹅口疮(鹅口疮怎么治疗):http://www.wy668.com.cn/youery/3838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