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幼儿园 >
优质

为何出现小儿外耳道炎(家长要知如何应对)

育儿知识

陈一衡优质作者

哺育公益组织联合创办人

原创内容 来源:网易亲子 时间:2022-04-10 14:26:01 阅读() 收藏:27 分享:78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幼儿园】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儿童的腹腔以及胸腔中间的一层是膈肌,这是一层非常薄的肌肉,可以达到保护腹腔器官以及保护胸腔器官的作用。当膈肌受到刺激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打嗝问题,孩子出现打嗝的原因有很多,那么对于耳鼻喉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为何出现小儿外耳道炎的内容。

耳鼻喉

小儿患上外耳道炎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外耳道狭小,中耳咽鼓管短宽平直,出生时已有少许羊水残留在耳道内,加上皮脂腺的分泌液,所以较为湿润,易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小儿外耳道炎?

小儿外耳道炎的原因

小儿患上外耳道炎的原因最主要是由于外耳道狭小,中耳咽鼓管短宽平直,出生时已有少许羊水残留在耳道内,加上皮脂腺的分泌液,所以较为湿润,易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如果在洗澡时不慎让水流入,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则细菌可侵入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等其他疾病。

另外,小儿外耳道炎的发生与人们的体质有关,很有可能是由于一些疾病所导致的,当小孩患有麻疹、猩红热、流行感冒等疾病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咽鼓管和鼓室黏膜的局部防御作用减弱,外界病菌容易侵入中耳而引起急性炎症,致使患儿哭闹不安,而哭闹又会加重耳朵发炎,如果长期没有彻底治愈,可导致外耳道炎等其他疾病的发生。

小儿外耳道炎的症状

1、迁延为慢性者,主要为耳部不适和痒感,常有少量分泌物,听力稍减退,外耳道皮肤充血或增厚,或覆有痂皮痂皮系爱少量脓液或碎屑。有时揭去痂皮可致出血,鼓膜可浑浊、增厚,标志不清,或因鼓膜上皮受损,其表面有少量肉芽形成。

2、外耳道灼热、发痒、疼痛: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表皮烂先为浆液性分泌物,继而变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皮肤肿胀较甚者,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塞。

3、遮蔽鼓膜,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由于分泌无刺激,屏间切迹或耳垂亦可受累。重者耳周淋巴结肿大、有压并可出现全身发热。不适等症状。

小儿外耳道炎怎么办

遇到外耳道炎和疖肿的情况,家长可用湿毛巾冷敷宝宝的耳朵,在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的同时,向耳朵里滴耳油或新霉素等滴耳液,消炎止痛。耳道里不要涂紫药水或红药水。因为这些带颜色的药水会妨碍医生观察病情的变化。

如果疖肿有了脓点,要请耳科大夫把脓引流出来,防止炎症进一步恶化,影响听力。

小儿外耳道炎护理方法

1、要注意自身的卫生,对于耳部疾病及时治疗。尤其是儿童。凡有化脓性中耳炎、耳疖肿、婴儿湿疹者,更应格外注意局部的干净与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围清洁,并要注意不要乱掏耳朵。

2、在患病之后,一定不要用水冲洗。如其污秽或痂皮堆积,可先用植物油涂擦,待其疏松之后,再用纱布或消毒过的软纸轻轻擦净。实在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

3、耳部瘙痒时一定不要用手去抓,以防止发生感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如是小儿要防止他乱抓搔擦。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为何出现小儿外耳道炎)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421)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沪江育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为何出现小儿外耳道炎(家长要知如何应对):http://www.wy668.com.cn/youery/3840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