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亭阳育儿知识优质作者
婴幼儿天然营养喂养方式领袖践行者
原创内容 来源:知乎 时间:2022-04-10 19:44:01 阅读() 收藏:57 分享:65 爆
作为新妈妈,相信很多的家庭都是遇到过婴儿吐奶的状况,相信也是吓坏了很多的家长,所以很多的家长都是想要了解一些怎么才是能够很好的防止婴儿吐奶,那么对于耳鼻喉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宝宝中耳炎的内容。
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宝宝也是中耳炎的易发人群,中耳炎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那么导致中耳炎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看看导致宝宝中耳炎的几个坏习惯。
躺着喂奶
有些奶水不足的妈妈便会用奶粉补救,常理认为,人工喂养的孩子发育一点也不会逊于母乳喂养同龄儿的。其实,人工喂养跟母乳喂养的宝宝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可是妈妈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喂养的动作,如果平时习惯躺着喂奶,那么宝宝可是很容易会患上中耳炎的!
提捏鼻子
家长都希望宝宝长得乖巧可爱,对于鼻子有点“塌”的宝宝,家长总觉得经常提捏他的小鼻子能改造鼻型,让鼻子“挺”一点。可是,原来这提捏小鼻子的小动作却很有可能会导致宝宝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游泳时姿势不对
游泳时应该避免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擤鼻涕方式不对
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随时看护,宝宝得了中耳炎后,应该保证身边随时有家长看护,因为宝宝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若耳膜穿孔,会有分泌物流出。若已经是慢性中耳炎,耳膜会增厚且结疤,耳膜活动性下降甚至中耳腔产生胆脂瘤,这时就要家长及时带宝宝再次就医,看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了。
给宝宝剪指甲,宝宝会出现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现象,年龄太小的宝宝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应给宝宝剪短指甲,避免宝宝抓挖耳朵。
如果耳内有脓液,应先用3%的双氧水清洁耳道,然后再滴药。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使药液顺利流入。 1岁以内的宝宝可向下拉直耳垂,大宝宝应向后上拉耳廓。滴药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促使药液流入鼓膜区。如鼓膜已穿孔,药液可以流入中耳腔,这对治疗更加有利。滴药后要让宝宝侧卧,待药液渗入耳内组织后再起来活动。
正确喂奶。宝宝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也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让宝宝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需注意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宝宝来喂乳,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宝宝中耳炎)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78)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新浪育儿,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宝宝中耳炎(别再错下去了):http://www.wy668.com.cn/youery/3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