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幼儿园 >
优质

抢先中断打人行为(从环境变化解读行为)

育儿知识

孙龙润优质用户

儿童医院营养医师

原创内容 来源:小朗育儿网 时间:2022-04-19 10:27:01 阅读() 收藏:39 分享:40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幼儿园】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小孩四岁上幼稚园是归属于有点儿晚的年龄,一般状况下小孩的最好上幼稚园的年纪是2岁或是是3岁上下,过迟的上幼稚园会对小孩导致心理负担。那么对于早教的问题还有啥呢,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从环境变化解读行为的内容。

当小孩突然出手打人时,常让家长尴尬不已,对年纪还小的小小孩,单纯阻止可能无效,应该先找出原因,才能有效更正打人行为。

一岁多的小朋友由于语言尚未发展完整,所以会用一些行为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加上动作又比说话快,孩子在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感受时,经常是想都没有想,就直接将想法反映在动作上。

因此,对于这个阶段宝贝的打人行为,首要做的是找出行为背后真正的意涵,并给予正确引导。

抢先中断打人行为

当你发现孩子和某个人相处时,或想要某个东西就会打人,必须在孩子出现打人的动作前,抢先一步中断错误的行为,并协助他找到替代方法来表达意图。

例如,他想要姐姐手中的玩具,可以带着他的手拍拍、摸摸姐姐,帮孩子讲出:姐姐借我玩。教导的时机点很重要,必须在他打人前就要中断,否则等打完人再教,通常作用不大。

冷处理获得注意行为

如果孩子动手打人后,会看看你的反应,通常用意是为了引起注意,这时最好采取冷处理,他要是觉得无趣,下次就不会继续这样做;但若是被打的人反应愈大,愈会增强他下次打人的动机。

平时要鼓励正向互动

若孩子是想找人玩,却不知怎么开口,而胡乱打人、推人,建议平时制造一些游戏的情境,或带简单的游戏,提供正确的互动示范;或当他与其他孩子有适当的身体接触时,例如击掌,就要给予鼓励,让他知道原来可以这样互动。

特别注意

切记别在孩子打人后对他做出相同的动作,并对他说:你现在知道这是什么感觉了吧!这个年纪的孩子同理心尚未发展,无法理解他人感受,这样做只会强化他打人是可以的心态。

此外,家长以惩罚做为禁止的工具,或许当下有效,但通常孩子没多久又会再打人,因为你没有教他下次碰到同样的情境可以怎么做,因此,教导正确的替代行为,会比惩罚更重要。

从环境变化解读行为

从环境变化解读行为

同样的打人行为,背后意涵可能完全不同,这次和下次动手的原因也可能完全不同。建议你先观察孩子出手的前几秒,周遭环境出现什么变动,是不是有新的或喜欢的、不喜欢的事情出现。

比如说,孩子看到姐姐玩他喜欢的玩具,他去打姐姐一下,背后隐含的可能是我要那个东西;也有可能是姐姐抢了他的东西,他不高兴,所以打人发洩;或是看姐姐大叫好痛,觉得很好玩等。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抢先中断打人行为)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251)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育儿网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网络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 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

本文标题:抢先中断打人行为(从环境变化解读行为):http://www.wy668.com.cn/youery/4454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