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朗育儿网:是一个致力于服务新手父母,分享按宝宝的成长每个阶段的婴幼育儿知识的专业平台!

当前位置:育儿知识 > 生活百科 >
优质

蒸鸡蛋羹成粥状什么原因(加的水太热了)

育儿知识

林昱含母婴知识优质作者

高级健康管理师,擅长儿童生长发育

原创内容 来源:摇篮网 时间:2023-05-02 11:49:01 阅读() 收藏:25 分享:51

导读:您正在阅读的是关于【生活百科】的问题,本文由育儿专家,专业的宝妈,高级营养师等整理监督编写。

在幼稚园里,小朋友会触碰到大量的朋友,会基本产生班集体团队的定义,有利于之后的学习培训。而亲子早教是因为独特的学习培训目地,协助小孩子的自学能力提升。下面小朗育儿网给大家了解一下关于蒸鸡蛋羹成粥状什么原因的内容。

蒸鸡蛋羹完好的形态,应该是类似布丁一样的凝固状态,用勺子按压软嫩有弹性,吃起来口感也十分嫩滑,但有时候蒸出来的鸡蛋羹是稀粥一样的形态,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蒸鸡蛋羹成粥状什么原因

水放多了

做好一碗布丁形态的鸡蛋羹,放水量的把握也十分重要,如果鸡蛋液里水分含量过多,那么蛋的稀释使蛋白质浓度下降,引起热凝固点升高,甚至不发生凝固,导致鸡蛋液在蒸制后很难成型,可能出现粥状形态。

建议

鸡蛋液与水的比例,根据人民群众的长期实验,为1:1—1:3之间比较合适,如喜欢鸡蛋羹老一点就少加一点水,喜欢口感嫩一点的就多加一点水,可直接用盛鸡蛋液的碗进行水的量取更方便准确。

加的水太热了

如果鸡蛋羹蒸过之后不成形,看起来更像蛋花汤,稀粥一样的状态,那么主要原因就是打鸡蛋的时候加的水太热了,直接把鸡蛋烫到半熟了,已经烫熟的蛋白会凝结,不会和剩余的蛋液凝固。

建议

鸡蛋液中请加温水或是凉白开水,不要加开水或生水,开水会烫熟蛋液变成蛋花,而生水里有空气,烧沸后会形成气泡,鸡蛋羹易成蜂窝状。

蒸时有水进入

蒸鸡蛋羹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能有水汽或其余的水进入,否则这些水的加入同样会稀释蛋液的浓度,导致蛋白凝固性变差,出现稀粥状。

建议

在蒸鸡蛋羹的时候,容器表面盖一个盖子或者用保鲜膜密封再蒸,这样蒸鸡蛋羹可以避免水蒸气或煮沸的水进入蛋液里面,影响成品效果,而且密封状态下蒸出来的鸡蛋羹表面很光滑,色泽也漂亮。

蒸的时间太短

鸡蛋羹的成型主要跟蛋白的热凝性有关,加热使得鸡蛋中的一种卵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可使蛋液变稠,由流体(溶胶)变成固体或半固体(凝胶)状态,一般蛋白在57℃长时间加热开始凝固,58℃呈现混浊,60℃以上肉眼可看出凝固,70℃以上则有柔软的凝固状态变为坚硬的凝固状态,并随温度升高而变得坚硬,通常要蒸好一碗鸡蛋羹需要15分钟,如果蒸的时间过短,就会出现不成形,呈液体状或稀糊粥状的现象。

建议

1、蒸鸡蛋羹的最佳温度为85度,高于这个温度,蒸汽太大,就会使鸡蛋羹出现蜂窝状,不够平整。

2、鸡蛋羹的蒸制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时间短还没熟,时间过长,会使蛋羹变硬。

上面就是小朗育儿网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加的水太热了)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如果对于鸡蛋羹的问题还想了解更多的话,欢迎收藏、转发、分享。

94%的朋友还想知道的:

(488)个朋友认为回复得到帮助。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巧虎乐智小天地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以及网友投稿,转载请说明出处。

本文标题:蒸鸡蛋羹成粥状什么原因(加的水太热了):http://www.wy668.com.cn/shbk/289319.html

猜你喜欢